鼻衄、月经、郁、脉弦滑、腹

【医家】胡建华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鼻衄、月经、郁、脉弦滑、腹痛、经闭、胁痛、瘀、肝气郁滞、冲任不调、大便干燥、大便溏薄、胁肋隐痛、烦躁不安、肝郁化火、腹隐痛、舌质紫、苔薄腻、鼻红、倒经、苔薄、抑郁、痛、衄、
【内容】
郁某,女,34岁。
初诊:1974年12月13日。
主诉及病史:平素情怀抑郁寡欢,经闭3月,少腹隐痛,乳房作胀,右胁肋隐痛;鼻衄时作,有时量多,似月经之来潮,呈周期性,衄后烦躁不安;大便干燥,隔日一行。
诊查:面颊潮红,鼻腔血痂未清。舌质紫,尖红,苔薄,脉弦滑略数。
辨证:肝气郁滞,冲任不调,营分有热,迫血妄行。
治法:养肝化瘀,清热和营。
处方:全当归15g大川芎6g大生地黄15g赤白芍各15g制大黄9g川牛膝9g粉丹皮12g生甘草6g广郁金9g淡苁蓉12g 7剂
二诊:12月20日。近日鼻衄已止;大便已润,每日1次。腹痛、乳胀略减,胁痛未见减轻。再守原意。
处方:原方加延胡索12g。7剂。
三诊:12月27日。昨晨月经来潮,量少;昨晚又有少量鼻红;大便溏薄,胁痛减轻。病情已有转机趋势,再予前方加减。
处方:全当归15g大川芎6g大生地黄15g赤白芍各15g制大黄6g川牛膝9g生甘草6g广郁金9g延胡索12g淡苁蓉12g枸杞子12g 7剂
四~七诊:基本用原方加减。方从略。
八诊:1975年1月24日。3天前经临,量已增多,无腹痛,乳房作胀亦减,鼻衄未见复发;大便成形,日行1次。舌质微紫,苔薄腻,脉弦滑。再予养血柔肝,调和冲任。
处方:当归身12g大生地黄15g大白芍15g紫丹参15g枸杞子15g川牛膝9g淡苁蓉12g仙灵脾9g炙甘草6g广郁金9g延胡索12g制大黄4.5g 14剂以后续用上方药加减调理,月经趋于正常,鼻衄未再复发而愈。
按语:20世纪60年代曾聆先师黄文东先生述及,早年用玉烛散去芒硝加牛膝,治疗妇女经闭鼻衄,收效甚佳。本例乃少妇“倒经”,病由肝郁化火、营血有热,以致迫血妄行。忆及黄师所授经验,遂用玉烛散(即四物汤合调胃承气汤)加减治之。首诊用当归、川芎、生地黄、白芍以养血柔肝;大黄、丹皮、赤芍以凉血化瘀;川牛膝以引血下行;生甘草配白芍以缓急止痛;淡苁蓉(后又与仙灵脾同用)以调和冲任。经过调治,使血循经络,月经正常,病告痊愈。如果此例因鼻衄量多,而用一派凉血止血之品,无异舍本求末,恐难奏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