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痢、痢、腹痛、湿热、血痢

【医家】何书田
【出处】竿山草堂医案
【关键词】下痢、痢、腹痛、湿热、血痢、里急后重、脾虚、脉无、积、大便涩滞、脾虚下痢、脉沉微、舌苔黄、阳明热、劳伤、老年、久痢、后重、腹满、肠鸣、滑脱、产后、纳少、热痢、肾水、食积、下血、泄痢、脉弦、燥、湿、虚、
【内容】
暑湿热交结于大小肠,溲不利而大便涩滞,下痢不止,胃不喜纳。非浅恙也。
炒黄连 炒枳实酒炒 大黄 煨木香陈皮 赤苓 炒黄芩 炒中朴 焦查肉 生甘草 滑石
复诊:协热下痢,里急后重,舌心黄滞。阳明积热未清,三五日未能见效也。延久防其休息。
炒黄芩 炒中朴 煨木香 广藿香 赤茯苓 炒枳实 焦查肉 炒青皮 炒苡仁 白头翁
下痢两旬,红色夹黄,里急后重,腹痛溲短,舌苔黄滞;六脉沉微,胃不纳食。此阳明热邪、积湿交结为患也。先以清通法,再视进止。
米炒黄连 炒枳实 煨木香 焦神曲 漂滑石 炒黄芩 炒中朴 广藿香 焦查肉 焦锅巴
热痢二十日以来,昼夜数十次,腹痛后重;脉象沉细无根。可见热邪未泄,而脾土大伤矣。殊非轻恙。
炒黄连 白头翁 炒中朴 炒建曲 炒银花 炒川柏 炒黄芩 煨木香 炒谷芽 炒苡仁 赤苓 泽泻
阳明食积,兼挟湿热内滞,粪中夹痢,三旬不止;脉无虚象。暂与清疏,补剂尚早。
炒黄连 炒黄芩 焦白芍 焦建曲 生苡仁 白头翁 炒丹皮 煨木香 焦查肉 赤茯苓
暑湿热交迫为痢,两旬不愈。伤及阴分,则来休息。殊可虞也。
生地 炒白芍 白头翁 焦查肉 广藿香 赤苓 阿胶 炒川连 枯黄芩 煨木香 炒苡仁 煨姜
劳伤血痢不止,脾阴内损,真气下陷,殊不易治也。暂用苦燥酸涩法,以图小效。
炒川连 焦白术 北秦皮 焦查肉 木香赤苓 炮姜炭 焦白芍 白头翁 炒乌梅 陈皮
老年脾虚下痢,六脉无神,非浅恙也。恐其肢肿腹膨。
炒川连 焦白术 煨木香 陈皮 炒苡仁 炙草 炮姜炭焦白芍 广藿香 砂仁 白茯苓
产后五月,脾虚泄痢,腹痛不止。久防腹满。
焦白术 炮姜炭 制香附 广陈皮 赤茯苓 焦白芍 焦查肉 煨木香 炒苡仁
痢久不止,脾土大伤,势必肿满。可惧也。
焦白术 炮姜炭 煨木香 炒扁豆 茯苓 焦白芍 焦建曲 陈皮 炒苡仁 炒诃子
久痢,脾阴大伤,纳少肠鸣。用缪氏脾肾双补法。
党参 菟丝子 炮姜炭 炒扁豆 煨木香 炒于术 补骨脂 煨肉果 淮山药 粟壳
下血下痢,久而不止,以致骨骱疼而发黑,肝阴、肾水两失所养。殊非易治也。
制附子 大熟地 补骨脂 枸杞 秦艽 白茯苓 制于术山萸肉 鹿角霜 五味 煨肉果
年近七旬,血痢两旬不止,舌滑脱液;脉形弦大不摄。此真阴亏极之候,重患也。姑与纳补法。
西党参 山萸肉 牡丹皮 淮山药 炙甘草 大熟地 五味子 生牡蛎 白茯苓 建莲肉
复诊:前用滋补之法,血痢渐减,胃亦大开,佳兆也。惟舌苔仍?见红滑,脉弦不柔,未许全吉耳。
制附子 大熟地 山萸肉 淮山药 炙甘草 西党参 炙龟板 五味子 白茯神 煨肉果
痢后脾虚,四肢软倦,宜用归脾法加减为治。
炒于术 山萸肉 淮山药 白茯神 远志肉 大熟地 炒归身 炙甘草 炒枣仁 陈皮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