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痢、腹痛、湿热、痰、舌

【医家】恽铁樵
【出处】恽铁樵医案
【关键词】湿、痢、腹痛、湿热、痰、舌苔灰腻、营卫不和、痰湿阻肺、气机不利、热未尽、表证、苔灰、多汗、不寐、热痢、燥、
【内容】
刘先生 八月二十日


热兼痢,表里并病,色脉甚不平正,恐尚须时日,宜慎食。
葛根3克,枳实2.4克,白头翁9克,木香4.5克,小朴0.9克,竹茹4.5克,油当归9克,青陈皮各3克。

二诊 八月二十二日
热增剧,痢止。是为里病外达,不为劣。舌苔灰腻,湿热甚重。
葛根4.5克,淡芩2.4克,赤猪苓各9克,梗通2.4克,苡仁12克,赤芍4.5克,象贝9克,杏仁9克,车前4.5克(炒),干首乌9克。
三诊 八月二十四日

面色颇晦滞,每午辄先热后寒,咳,腹痛,多汗,不安寐,泻已止。
桂枝0.9克,淡芩3克,象贝9克,苡仁9克。鲜首乌9克,赤猪苓各9克,葛根3克,杏仁9克,方通2.4克,炙草1.8克。
【按】热痢兼表,为表邪传里,内陷阳明,而表证未解。治以清里透邪,调气行血导滞。葛根解表透邪,白头翁清里解毒凉血,枳、朴、木香、青陈皮理气导滞,竹茹清热化痰除烦,当归养血。
二诊痢止热增,为邪热有外达之势。苔灰腻为湿热重,治以清热透利湿邪。痢止,故去白头翁及行气药。以葛根解表透邪,黄芩、首乌清热,二苓、梗通、苡仁、车前燥湿利水,赤芍凉血活血,杏仁、象贝宣肺化痰利气。
三诊面色晦滞,午间先热后寒,为表邪未罢,湿热未尽,营卫不和。湿留肠腑,气机不利则腹痛,痰湿阻肺则见咳,热扰于心则不寐。加桂枝透表,兼交通阴阳,通阳利水;甘草调和。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