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心肾不交、苔白、舌尖

【医家】张斌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头晕、心肾不交、苔白、舌尖、先天不足、心阴不足、虚风内动、大便干燥、脉沉细弱、恶心呕吐、水不涵木、小儿、微热、中气、脉弦、脉数、汗出、恶热、
【内容】
胡某,男,11岁。
初诊:1991年3月15日。
主诉及病史:头晕两年余,近一个月加重。每遇头晕时,喜闭目静养,无恶心呕吐现象。大便干燥,小便色黄,睡眠不稳,喜凉恶热。眼睑色淡。
诊查:舌尖嫩红,苔前剥后白,脉弦芤而数。
辨证:肾阴亏耗,水不涵木,虚风内动。
治法:滋肾养阴,平肝熄风。
处方:生地黄18g山药9g山萸肉9g茯苓6g泽泻6g丹皮6g天麻12g钩藤12g地龙9g元参9g丹参12g麦冬12g牡蛎18g(先煎)磁石24g(先煎)炙鳖甲18g(先煎)炙龟版18g(先煎)水煎服,6剂。
二诊:1991年3月29日。服上方药前3剂时头仍晕,停药四五日,服后3剂药则头晕消除。但睡眠仍不好,转侧不宁。食欲尚好,二便正常。掌心微热。舌体微瘦,舌尖嫩红,苔白而少。脉数,左寸稍大。证属心肾不交(心阴不足,水不济火)。
处方:远志9g石菖蒲9g龙骨18g(先煎)炙龟版24g(先煎)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萸肉12g茯苓9g泽泻9g丹皮9g五味子12g麦冬12g磁石30g(先煎)女贞子30g旱莲草15g竹叶9g甘草6g水煎服,6剂。
三诊:1991年4月12日。服上方药睡眠较前好转,但不安定。头晕已愈,饮食二便均正常。精神尚好。舌嫩尖红,苔白渐增,脉沉细弱。仍为心肾不交,中气转盛之象。
处方:远志9g石菖蒲9g龙骨18g(先煎)炙龟版24g(先煎)熟地黄24g山药12g山萸肉12g茯苓9g泽泻9g丹皮9g五味子12g麦冬12g磁石30g(先煎)女贞子30g旱莲草15g竹叶9g甘草6g继服药6剂,告愈,随访未复发。
按语:小儿患此症甚少见,大多为先天不足,衣被较厚,经常汗出,以致心液肾阴两亏所致。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