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瘀、痹、痛、风湿痹痛、

【医家】董汉良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痰、瘀、痹、痛、风湿痹痛、苔薄白、着痹、行痹、痛痹、舌淡、热痹、脉弦、湿、
【内容】
李某,男,50岁,已婚。
初诊:1982年3月12日。
主诉及病史:腰骶部疼痛2~3年,无明显外伤史,遇气候变化病情转剧,腰骶部怕冷,腰部有酸重感。经外地用针灸及草药等治疗鲜效。
诊查:素体尚健,舌淡瘀,苔薄白,脉弦而缓。
辨证:痰瘀阻络,风湿痹痛。
治法:祛风化痰,活血通络。
处方:威灵仙30g鬼箭羽10g千年健10g川草乌各9g(先煎)水蛭10g地鳖虫5g(研末吞)白芥子10g胆星5g陈皮5g 3剂
二诊:3月15日。药后疼痛减轻,再进原方3剂。药后病情控制,即以六味地黄丸250g,调治而愈。
按语:痹证为闭塞不通之证,痰瘀阻络,不通则痛。临床上除热痹外分痛痹、行痹、着痹。在诸痹治疗中祛络中之痰为治疗之关键。历来治痹强调祛风通络。其实祛风止痛治其标,祛痰化瘀为治本之法。案中之水蛭、地鳖虫活血化瘀,白芥子、胆星、陈皮祛痰利湿,威灵仙、鬼箭羽、千年健、川草乌为痰瘀同治之品,并各有止痛之功。所以本方在痹证发作时效果较好。其中川草乌为有毒之品,必须先煎20分钟以上,一以减其毒性,二以增其止痛之功。待病情稳定后当以补肾为治。现代著名中医学家朱良春先生有益肾蠲痹丸,强调补肾在痹证治疗中的地位,所以医嘱以六味地黄九长服。六味地黄丸为补肝肾、化痰瘀之剂,很适合痹证的治疗。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