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胀、湿、肠鸣、脂肪肝、便

【医家】印会河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腹胀、湿、肠鸣、脂肪肝、便溏、瘀、右胁胀痛、脉弦细、舌苔白、苔白腻、嗜酒、脉弦、头昏、肥胖、舌青、郁、
【内容】
石某,男,55岁。
初诊:1990年12月24日。
主诉及病史:腹胀两年,与饥饱无关,午后、夜间甚,伴右胁胀痛、肠鸣、便溏不爽、头昏、疲乏酸困。嗜酒20年。B超声诊断为脂肪肝,肝功能、心电图正常。
诊查:肥胖体型。脉弦细,舌苔白有裂纹。
辨证:湿困瘀阻、三焦不利。
洽法:疏肝开肺,利湿化瘀。
处方:柴胡10g赤芍30g丹参30g当归15g生牡蛎60g(先下)郁金15g川楝子15g桃仁10g?虫10g桔梗10g紫菀10g自术15g茯苓30g泽泻30g生薏苡仁30g
二诊:1991年1月7日。腹胀明显减轻,肠鸣消失,疲乏酸困好转,便溏、爽,有时怕冷。脉弦,舌青苔白腻。原方加炮姜5g、焦三仙各9g、冬花10g、灶心土120g,煎汤代水。
三诊:1991年1月21日。腹胀、肠鸣消失,大便成形,余无不适。继服原方药巩固疗效。
按语:脂肪肝,中医古来无此类病名,而病中确有此种疾患,多由肥人得之。现代医学认为肝细胞脂肪沉着、脂肪代谢失常因而引起。中医认为肥人多湿,主要由湿渍不化所造成,其人亦可见有腹胀、疲乏以及肝疼等见症,但其治疗方法必须重在治湿,然后始及其余。其疏肝开肺、通利三焦,主要针对腹胀用之,如无腹胀,则重在利湿健脾可矣。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