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恶寒、口干、痰、便秘

【医家】赵心波
【出处】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关键词】咳嗽、恶寒、口干、痰、便秘溲赤、高烧不退、舌苔黄厚、风寒束表、脉数有力、体温下降、表里俱热、大便干、脉洪数、苔薄黄、肺炎、肺热、高烧、表证、热闭、壮热、舌根、溲赤、痰涎、痰浊、头痛、无汗、炎症、粘稠、脉缓、
【内容】
陈某某 男,7岁。病历号:16425
七日来高烧不退,咳嗽胸疼,头痛不食,腹部不适。一日来恶寒高烧,日晡尤甚,口干思饮,大便干,小溲赤。
来院时体温39.6℃,重病容,右肺中部有实变征及罗音,心腹正常,胸透为大叶肺炎,白细胞10200/立方毫米。舌质赤,苔薄黄,脉洪数。为表邪入里,热灼太阴。
立法:辛凉解表,清肺化痰。
方药:
银花10克 薄荷2.4克 桑叶6克 炒杏仁5克 菊花6克 桔梗6克 黄芩6克 生石膏24克 浙贝6克 连翘10克 鲜生地12克
甲壬金散及羚羊粉各0.3克,日服三次。
服药一剂,体温下降,两剂后体温正常,两颧尚赤,咳嗽痰浊,粘稠难出,精神食欲均好。舌苔黄厚,脉数有力。表证已罢,里热未清,继予原方加减:
银花10克 连翘10克 鲜生地12克 山栀衣5克 菊花6克 桔梗5克 生石膏24克 大麦冬10克 浙贝10克 焦军5克 炒杏仁5克
紫雪丹1.2克,日服三次。
又服两剂,热净身凉,午后咳嗽尚重,余症悉无。舌根尚有厚苔,脉缓。肺热未净,继予清热肃肺之剂。又三日后肺内炎症大部吸收,仅轻咳有痰,乃出院疗养。
按:壮热无汗恶寒,似为风寒束表,当予辛温之剂,但咳嗽不畅,痰涎稠浊,口干思饮,便秘溲赤,均为一派热象,表里俱热,邪热闭肺,以银翘、桑菊化裁而效。同时邪在肺经气?分,日晡热度增高,皆可证明灼肺络之象,所以加用羚羊、壬金散等,直折内外之热势,使疾病迅速获愈。(《赵心波儿科临床经验选编》)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