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出血、心脏病、嗜酒、

【医家】章成之
【出处】章次公医案
【关键词】中风、出血、心脏病、嗜酒、类中、面色潮红、大便不通、口眼斜、麻木不仁、血压高、高血压、肾脏病、足浮肿、麻痹、偏枯、外风、脉细、积、痛、
【内容】
归男。平素嗜酒,右额掣痛时作,两日前骤然,口眼斜,左半身不用。此中风之的候,现代所谓脑出血者是。所幸神志尚未完全模糊,语言亦不蹇涩,表示脑出血范围尚无扩大漫延,治疗得当,生命或可保全。
龙胆草1.5克 芦荟3克 丹皮9克 当归9克 草决明9克川贝母9克 远志6克 蚤休9克 指迷茯苓丸15克,包煎竹沥60克,分冲 牛膝12克
二诊:中风古人有中脏、中腑、中经、中络之分。中脏乃脑出血之弥漫不易吸收,危症也;中腑较中脏为轻,大致是脑部小血管破裂,或血栓形成;中经、中络多属神经末梢疾患,局部机能失其作用而已。患者平素嗜酒而面色潮红,血压亢进可知。此番虽中而神志?逐渐清晰,腿足之强硬亦能屈伸,乃中腑之类也。两足浮肿,血压高者,非心脏病即肾脏病;其脉细,属于心脏病居多。但中风者之强心剂最宜审慎;质言之,强心而不增高血压是也。古方地黄饮子最为的当。
生熟地各18克 远志肉6克 枸杞子9克 川石斛9克五味子4.5克 炮附片9克 巴戟天9克 怀牛膝9克 当归12克破故纸9克 炙草3克 大便不通加竹沥60克,分冲;海带煨汤常服。
钱男。古今医藉以中风居杂病之首,以其变起仓猝,而施治不易也。张伯龙氏根据《内经》“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大说,创介类潜阳、导血下行之法,为治中风辟一新途径。今师法之,为订常服之方。
全当归60克 明天麻60克 制首乌90克 潼白蒺藜各45克川贝母45克 早莲草45克 京赤芍45克 怀牛膝120克女贞子90克 粉丹皮60克 煅石决明45克 藏红花24克大熟地120克 淡昆布30克 杭白芍60克 豨莶草90克宣木瓜60克 络石藤45克 嫩桑枝90克 炙僵蚕90克 蝎尾15克
上药共研细末,用阿胶120克,烊化,和蜜为丸,每服9克,早晚各一次。
陈女。中一症,前人有外风、内风之分,有真中、类中之别。内风即现代所称之脑溢血。此病以出血面积之大小、吸收之迟速而定其预后。一蹶不复者为真中;贻留偏枯不遂,或麻木不仁者为类中。如年事已高,而见偏废,其废在六十日不恢复者,即难根治。考初中而能苏者,生命多能保全。治偏废之法,扼要有二:一、营养疗法,前人有“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之说;二、恢复神经之麻痹,古人有祛风之说。此二者奏效皆缓。今拟方如下:
全当归12克 制首乌9克 牛膝12克 枸杞子9克 白芍9克 豨莶草12克 川断9克 炙僵蚕9克 蝎尾1.8克大活洛丹一粒,入煎 竹沥60克,分冲
?另:常服海带汤;生西瓜子或菊花煎汤代茶。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