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舌苔薄白、风湿、关节红

【医家】王为兰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痛、舌苔薄白、风湿、关节红肿热痛、关节肿痛、类风湿关节炎、肿胀、湿热、便干溲黄、风湿化热、关节疼痛、口渴咽干、脉弦滑数、足跟痛、趾肿痛、便干、汗出、热痛、血热、劳累、湿、
【内容】
郭某,男,18岁。
初诊:1974年9月23日。
主诉及病史:膝、踝、趾对称性红肿热痛僵直四个月,加重三个月。
诊查:从1974年5月开始出现清晨关节强直,膝、踝、趾关节肿胀疼痛,行走困难,某医院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血沉78mm/1h,类风湿因子阳性。给予强的松6片/日、消炎痛25mg,日3次,治疗三个月出现激素副作用,关节症状无减,劳累则关节红肿热痛明显,口渴咽干,便干溲黄。舌苔薄白,脉弦滑数。二人搀扶来诊。
辨证:风湿化热,气血俱热。
治法:清气解毒,凉血清热。
处方:生石膏30g知柏各10g赤芍10g丹皮10g生地黄12g酒大黄6g蒲公英30g元明粉15g川牛膝10g犀角片10片,每次5片送服。并嘱其仍按原剂量服用激素。
二诊:9月28日。药后两膝灼痛明显减轻,惟两踝关节肿痛不减。原方去元明粉,加防己15g,再服药5剂。减强的松1片。
三诊:10月4日。药后膝、踝、趾肿痛灼热均已减轻,可独自来就诊。舌苔薄白,脉象弦滑。
处方:生石膏30g知柏各10g酒军6g赤芍12g生地黄12g紫地丁18g防己20g云苓皮30g滑石25g泽泻12g赤小豆30g犀角片10片分2次服。10剂。嘱再减激素1片。
四诊:10月15日。药后膝关节疼痛消失;踝关节肿痛减轻,活动仍痛,足跟痛汗出;便干,涕中有血丝。舌苔薄白,脉象弦滑。
处方:防己24g川牛膝15g蒲公英30g银花20g连翘12g川萆薢12g炒黄柏10g酒大黄6g地龙12g生石膏30g茯苓皮30g犀角片10片上方药共服14剂,关节红肿热痛基本消失。强的松已停。复查:类风湿因子转阴,血沉25mm/1h。坚持用上方药调治三个月。1974年12月30日复查:血沉l2mm/1h,类风湿因子阴性。肢体活动自如。追访至1981年,病未见复发,无任何不适。
按语:本例为湿热内伏气血。王老治疗此类病人时,审病求因,辨证论治,根据邪正相争不同时机因势利导,使邪去正安。分析本例气热甚于血热,用生石膏、知柏、银花、连翘、元明粉清气解毒;生地黄、丹皮、赤芍、生军、蒲公英、犀角片凉血清热;川牛膝引药下行直达病所。关节灼痛减轻而肿胀如故,乃湿热之邪留恋气分,气不能宣达,所以又投以大量清热解毒利湿之品,使症状基本缓解。按原方调治三个月,患者得救了。注:犀角片,是1974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用广牛角研面轧成片剂试代犀角。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