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渴、脉弦细无力、谵语、壮

【医家】刘云湖
【出处】临床实验录
【关键词】口渴、脉弦细无力、谵语、壮热、痉、余热未清、舌卷、潮热、耳聋、气促、鼻干、伤寒、外热、无汗、夜热、阴厥、热症、郁、
【内容】
武昌中新河,裕华里,理发店张新记学徒,年十六、黄安人。
病因:初起本温热之症,一误于认作伤寒,再误于神鬼之延搁。
症候:以致热邪无制,历肺胃而少阴厥阴,将一身之津液,熬灼殆尽,神识不清,耳聋目瞑,口哑鼻干,气促,舌卷而焦黑,手痉足扬,壮热无汗,入夜尤甚。
诊断:脉弦细无力,时或代涩,真阴告竭矣。仲景所谓再逆促命期之候也。
疗法:与黄连阿胶汤合炙甘草汤加减之。
处方:生龟板六钱精熟地三钱五杏仁、麻仁、阿胶、蚕沙豆卷各三钱石菖蒲二钱五川贝二钱郁金黄连各一钱五人中黄一钱竹叶卷心十五皮光化安宫牛黄丸一粒
效果:此药进一匙后,逾一句钟之久,目微动,稍有声息,再进一小杯,舌上蜕一黑壳,内现嫩红肉,药毕病稍减轻。
再诊:脉现沉数弦有力,是脉有根蒂也。神识稍清,已能认人,舌上蜕出黑皮如壳,内现红肉,是症有转机之候也,前方有起死回生之力,真出乎意料之外者。现在目仍昏暗,壮热发痉,入夜谵语,大渴求饮,据云已饮冷水二盏,而渴犹不止,其津液之枯,邪热之盛,可想而知,急求滋润之法以救枯槁。
疗法:仿吴鞠通增液汤加减之。
接方:鲜生地、杭寸冬、花粉、连翘心、蚕沙各五钱飞滑石、黄芩、芒硝各四钱元参三钱人中黄一钱卷心竹叶十五皮
效果:诸症悉退,脉亦平静,微有滑意,口渴思得凉饮,此余热未清,仍以前方为加减。
三方:前方去芒硝、蚕沙、卷心竹叶,加淡竹叶、鲜石斛、蔗汁各三钱。
效果:潮热仍未退,口渴欲冷,时谵语,入夜热甚,此热伏阴络。拟用青蒿鳖甲汤为加减。
四方:香青蒿、鳖甲各四钱、生地、连翘、竹茹、黄芩各三钱、鲜石斛、滑石各二钱五、人中黄一钱、梨汁大匙
效果:热退口渴亦解,惟食入即呕。口味不和,胃有余热,仍主凉解,与竹叶、石膏汤为加减。
五方:生石膏、淡竹叶各四钱,南沙参、杭寸冬、鲜石斛、生谷芽各三钱知母两钱炙草一钱粳米一撮。
效果:服二剂而愈。
理论:此症病情症候不外热淫所胜,阴液消亡,致成危急间不容发之候也。盖阴消阳灼,不独肺胃所滋濡,即神经中枢,已乏营养,尚安问运动知觉之事乎。此固幼年自然之疗能犹在,若中年以后,早已不可救药矣。病理前案均有发明。无须多赘,惟脉弦细无力,时或代涩,似与热症不合,有阳病见阴脉之险,其实此种脉象,合之病情,极易明瞭。热淫太甚,阴液消亡,此时阴阳均有灭竭之险,无论少火壮火,均有将熄之虞,安问脉之洪旺与沉涩哉。
方论:此病用黄连阿胶汤复脉增液青蒿鳖甲诸方,乃正常之办法。惟其中加蚕沙豆卷,似与病情不合,盖幼处之自然疗能,有能耐力,小有错误,亦必随而掩过,况有大剂甘寒相兼乎。病虽见愈,药宜再用修正,以为他日之鉴。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