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湿、痛、胃脘胀痛、舌

【医家】肖希三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头痛、湿、痛、胃脘胀痛、舌质红、关节酸痛、关节疼痛、倦怠无力、肝胃虚寒、不思饮食、头昏头痛、喜温喜按、舌苔薄白、苔薄白、脉弦缓、脉沉弦、厥阴病、吐涎沫、头顶痛、干呕、短气、肝寒、口淡、伤寒、眼白、呕逆、痰、
【内容】
康某,女,50岁。
初诊:1978年6月12日。
主诉及病史:3年来头昏头痛,前额和头顶尤甚,痛剧时呕恶频作,痰证上涌。短气,胃脘胀痛,喜温喜按。查脑电图、脑血流图,均无异常发现。内服祛风止痛、养血通络等中药百余剂未效。
诊查:右眼白珠发红8年,无痛痒。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沉弦。
辨证:为肝胃虚寒,浊饮上犯。
治法:以吴茱萸汤加味,温肝和脾,降浊止呕。
处方:吴茱萸10g太子参12g大枣5枚生姜10g黄连4.5g法夏10g
二诊:6月21日。上方药服5剂后,头顶痛、呕恶均止,胃脘胀痛减轻,但前额仍昏闷,右肩胛和右肘关节疼痛,倦怠无力,口淡腻,不思饮食。二便正常。舌质红,舌苔薄白,脉弦缓。此肝胃阴寒减退,太阴脾湿未能正常输转,故湿邪上逆则前额闷重,走窜筋络则关节酸痛。仍用吴茱萸汤加祛湿通络之品治之,更加枳术开胃消痞,少用黄连反佐,防其格拒呕逆。
处方:太子参24g吴萸10g法夏10g大枣18g藿香10g炒枳实12g白术18g秦艽18g黄连3g钩藤24g药尽4剂后,各症均减,用调胃和中,数服大安。
按语:《伤寒论?厥阴病》云:“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厥阴之脉与督脉会于巅顶。肝寒冲胃,夹胃中浊饮上犯,此头痛呕恶所由作也。吴茱萸汤气辛味厚,降逆、止呕、消头痛,合枳术丸则消痞开胃。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