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肿胀、湿、左膝痛、关节

【医家】莫愚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痛、肿胀、湿、左膝痛、关节痛、踝肿、畏寒、痹、肝肾不足、舌质淡红、关节炎、筋痹、历节、寒痹、骨痹、膝痛、风湿性关节炎、乏力、湿痹、关节畸形、关节疼痛、脾虚湿困、肝血不足、肝风内动、腰膝乏力、肝血虚、脉细弦、腰酸痛、舌边、身痛、肾虚、湿热、肝郁、五脏、行痹、腰痛、腹泻、中风、足痛、脉细、
【内容】
徐某,女,56岁。
初诊:2001年10月30日。
主诉及病史:右膝疼痛1年。右膝行走痛,下楼痛明显,屈膝困难,行走乏力,不能跑步,腰酸痛,下肢畏寒,进食寒凉食品后关节痛加剧。夜尿4~5次/晚。长期从事炊事工作,接触水
湿。×线检查:腰椎4、5轻度突出,膝关节退行性变。血糖正常。血沉25mm/h,抗“()”正常。
诊查:右膝轻度肿胀,屈膝受限,伸膝疼痛,踝关节内侧肿胀。舌质淡红,薄苔,脉细弦。
诊断:筋骨痹,风湿性关节炎,膝关节骨关节炎,腰椎炎。
辨证:肝肾不足,脾虚湿困,寒湿痹阻。
处方:补肝肾,健脾化湿通络。以逍遥散加银花藤30g钩藤20g川萆薢30g淮牛膝15g威灵仙30g淫羊藿15g熟地30g延胡索10g木瓜15g 4剂,1剂/日,水煎内服,药渣复煎外洗。配服G-Zn、B_6,乐力胶囊。经治疗,膝痛减轻。二诊(2002.4.30):因未能连续治疗,1个月前上病复发,症如前。桂枝芍药知母汤加二藤30g熟地30g杜仲15g生地30g汉防己15g鹿角霜15g淫羊藿15g 4剂,1剂/日,水煎内服,药渣复煎外洗。配服G-Zn、B_6,乐力胶囊。
三诊:自述服药后第二天腹泻黏液便,左膝痛明显减轻,屈膝改善。中药照30/4方,4剂。
四诊:左膝痛继续减轻,下肢乏力改善,可连续行走20分钟。下楼或下蹲仍膝痛。中药照上方减生地加羌活15g、麦芽30g,4剂。
五诊:左膝痛继续减轻,可连续行走30~60分钟,下肢畏寒减轻,夜尿减少。右踝关节内侧肿胀,舌质淡红、舌边齿印,脉细。中药桂枝芍药知母汤加二藤30g黄芪40g杜仲15g寄生20g泽泻15g羌活15g鹿角霜15g淫羊藿15g 7剂,1剂/日,水煎内服,药渣复煎外洗。
六诊:右踝关节仍轻微肿胀,膝关节拘紧,行走痛稍增,进食寒凉食品后关节痛加剧。桂枝芍药知母汤加银花藤30g黄芪40g杜仲15g熟地30g防己15g鹿角霜15g淫羊藿15g川足粉1g(另冲)6剂,1剂/日,水煎内服,药渣复煎外洗。
七诊:踝肿明显减轻,下肢可灵活下汽车,可连续行走2小时,膝关节轻度拘紧。中药照上方,其中白术增至20g,白芍增至35g,6剂。
八诊:踝肿基本消退,已可正常下楼梯,下肢已不再怕冷,怕空调,心情和精神舒畅,诸症基本缓解。中药照上方6剂以巩固。
九诊:精神气色明显改善,踝肿消退,可正常下楼梯,久行膝酸软,继服上方6剂并用药渣外洗以善后。
按语:根据患者关节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和关节畸形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痹证”。其病位在骨和关节,故属于五体痹中的“骨痹”。《素问?五脏生成》:“诸筋者皆属于节”,膝为筋府,故膝关节骨关节炎即筋病,也属于“筋痹”。“能屈不能伸”属肝,亦属于筋痹的表现。本病的论治,清?傅青主首倡治肝。傅曰:“手足,肝之分野。盖肝木作祟,脾不敢当其锋,气散于四肢,结而不伸,所以作楚,今平其肝气,则脾气自舒矣”。用逍遥散加减治“满身痛”、“腰痛不能直”、“手足痛”“两臂肩膀痛”等症。可见,膝关节痛与肝郁、肝血虚有关。肝血不足,则肝风内动,旁窜四肢,引起手足拘急疼痛,膝关节能屈不能伸。标症较急,故首用逍遥散方加减治疗,有一定疗效。二诊根据患者腰膝乏力伴屈膝受限、膝踝肿胀,下肢畏寒,显属肝肾不足、寒湿痹阻,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味方治疗,方中白芍、杜仲、寄生补肝肾,鹿角霜、淫羊藿、附子温肾散寒止痛以治本;方中桂枝、羌活、白术、泽泻祛风除湿以消肿。桂枝芍药知母汤出自《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篇,原主治历节,寒痹,多表现在下肢者。本人经验认为,该方是祛风胜湿,通阳行痹治痹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较广,只要配伍精当,风寒湿热痹证不论偏寒偏热均可使用,疗效确切。附子每用15克以上,镇痛作用明显。因附子含有乌头碱类化合物,有一定的毒性,但与生姜先煎,安全性好,临床上未发现有毒副作用,可放心使用。肾的研究表明,肾虚的共性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和宏量元素钙、微量元素锌的不足。故用补肾中药以增强细胞免疫功能,并同时配用西药钙片和锌剂。锌剂也有良好的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