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结节、身热、发热、脉

【医家】张羹梅
【出处】张羹梅医案
【关键词】红斑、结节、身热、发热、脉沉细而数、红肿疼痛、皮下结节、舌苔白腻、苔白腻、皮疹、斑疹、口干、畏寒、温病、压痛、恶心、不解、口渴、瘀、痛、
【内容】
张某,女,53岁,门诊号:甲/879603。


初诊:1962年6月18日。
主诉:发热三周,伴两膝附近发出红斑。
病史:今年五月底开始出现发热、畏寒、恶心等症。几日后,突然出现皮疹;尤以两膝关节附近为多,部分在小腿前侧,圆形或椭圆形红斑,境界不大清楚,可触及皮下结节;有明显压痛。连续应用抗生素,未见显效;今日体温38.2℃。
诊断:结节性红斑。
医案:身热不解,口干而渴,两下肢发出红斑,有结节,红肿疼痛按之更甚。脉沉细而数,苔白腻。邪热初入营分,气分之病未除,势已猖獗,防其蔓延,方以透营转气为治。

生地黄9克 赤芍药9克 淡豆豉9克

冬桑叶9克 菊花9克 金银花9克
大连翘9克 川黄柏4.5克 生甘草3克
活芦根一支(去节)
二诊1962年6月23日。
身热既减(体温37.5℃),红斑渐退,邪热有由营转气之势,方转清热解毒,以清气分之热。
上川连3克 淡黄芩6克 川黄柏9克
黑山栀9克 赤芍药9克 粉丹皮9克

紫草9克 冬桑叶9克菊花9克
银花12克生甘草3克 鲜茅根(去心)30克
疗效:服药二剂后身热已解,结节性红斑在消退,疼痛亦觉减轻。上方加减,服药至7月9日,结节性红斑完全消失,不留痕迹。
【按语】本案根据温病学说的卫气营血辨证。初诊时发热已二旬,斑疹已现,说明邪热已入营分,而舌质不绛,舌苔白腻,口渴而干,气分之症尚有,故用黑膏汤透营转气。淡豆豉辛散宣透,加用桑叶、菊花增强疏散作用;生地清营生津,加用赤芍、芦根增强凉血散瘀生津作用,另加银花、连翘、黄柏等药,以清热解毒。一旦有透营之势,如红斑渐退,身热减轻,则宜加重清气分之清热解毒药,故转方应用黄连解毒汤加减,但仍需应用丹皮、赤芍、紫草等清营凉血药,以达到气营双清的目的。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