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瘀、气滞、恶露、产后、

【医家】张乃修
【出处】张聿青医案
【关键词】痛、瘀、气滞、恶露、产后、郁、腹痛、下痢、燥、痢、脉虚无力、里急后重、气血凝滞、汗出不止、后重、口渴、寒热、脉细、气逆、气郁、湿热、苔白、脉弦、痹、虚、
【内容】
右。新产之后,恣食冷物,以致恶露不行,腹中结块作痛。姑拟宣通,以觇造化。
延胡索酒炒,一钱五分 当归须二钱 五灵脂酒炒,三钱炒赤芍一钱五分 干漆炒令烟尽一钱五分 炒蓬莪术一钱五分南查炭三钱 乌药一钱五分 山甲片一钱五分
又:结块已化,腿足作痛,是必瘀流络隧。寒热交作,阴阳争战。再为宣通。
延胡索一钱五分 制半夏二钱 郁金一钱五分 青蒿二钱南查炭三钱 大豆卷三钱 酒炒当归二钱 乌药一钱五分红花汤炒橘络一钱
周右。产后恶露未行,气血凝滞,腹中有形作痛,临圊更甚。脉细关弦。气升汗出不止。此营滞阻气,气滞为液,液泄为汗,宜宣通和化,所谓通则不痛也。
延胡索 金铃子 焦查炭 炒赤芍 火麻仁 乌药 香附归尾 香橼皮 上徭桂饭丸
二诊:上逆之气稍平,而临圊仍然腹痛,大便艰涩。血燥气滞。?前法参入子和玉烛散出入。
炙生地 酒炒归身 制香附 金铃子 延胡索 川朴 缩砂仁 炒赤芍 酒炒上湘军后入二钱 徭桂饭丸
三诊:脉弦稍收,便稍转润,临圊作痛亦减。足见血燥气滞,府浊因而不泄。前法再参破浊。
金铃子 九节葛蒲 川朴 郁金 藿香 延胡 磨沉香 炒赤芍 香附 砂仁 火麻仁
四诊:痛势已定,惟临圊尚觉不爽。的是血凝气滞,不能上交少阳,而反下陷于太阴也。前法再进一筹。
醋炒柴胡五分 金铃子一钱五分 查炭三钱 香附二钱杭白芍三钱 醋炒青皮一钱 当归二钱 砂仁五分 乌药一钱五分
郑右。因痢而产,产后痢仍不止,腹痛里急后重,恶露不行,少腹按之硬痛。所下之色,夹杂瘀黑,杳不思纳,胸脘不舒。脉滞而硬。此暑湿热三气郁阻肠中,瘀露不行,府气更加郁结。胎前下痢,产后不止之条,古人言之郑重,非虚语也。勉拟通化一法,以希天佑。
木香七分 乌药一钱五分 泽兰二钱 土炒白芍二钱五灵脂酒炒,二钱 生蒲黄五分 乳香去油,六分 延胡二钱山楂四钱,赤砂糖七钱并炒,绢包 赤白苓各二钱 炮姜五分伏龙肝一两五钱,煎汤代水 又 查肉四钱赤砂糖七钱,二味拌炒枯,研细为丸,每服三钱
二诊:投剂之后,屡下紫黑瘀块,少腹亦舒,圊数顿减其半。然临圊犹然后重,气坠不爽,金不思纳,胸中似乎有物硬塞,由此而饮食更觉妨碍。脉虚无力,苔白少华。恶露既通,府中之阻滞稍宣,而中阳结痹。虽得转机,尚不足恃也。
台参须六分 乌药一钱五分 广皮一钱 苏木五分酒炒延胡一钱五分 赤砂糖五钱 查灰二钱,与砂糖同炒,包煎熟附片五分 公丁香二分 茯苓二钱 乳香五分 粳米一两,包煎伏龙肝一两,煎汤代水
改方:服方硬塞处觉灼热微痛,去参须、丁香。
三诊:头面遍身发出赤?,口渴较前稍定。暑热之气,藉得外越。无如少腹结块虽消,而按之尚觉作痛,下痢虽大减疏,然昼夜犹然在二十次左右,少腹之痛松,则胸中之痛甚,上下互相联络。良以冲瘀未清,则冲气逆上,盖冲脉起于气街,而布散于胸中,所以此响而彼应也。鼓棹迎风,茫茫涯岸。再为宣瘀,以冀冲脉得通,胸中得旷,若能安谷则昌。
细生地姜汁炒炭四钱 酒炒归尾二钱 生牛膝三钱五灵脂酒炒,三钱 炙乳香五分 单桃仁去皮尖,打三钱 台乌药一钱五分 元胡索一钱五分 生蒲黄七分 赤白苓各二钱 生米仁四钱生熟木香各三分 人参回生丹一丸,分二次化服
改方去回生丹,加橘白一钱,稻根须五钱,玫瑰花二朵得效。正蒙附记。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