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厥、头痛、偏头痛、痛、失

【医家】程门雪
【出处】程门雪医案
【关键词】肾厥、头痛、偏头痛、痛、失眠、虚、痛不可忍、下焦虚寒、风热上犯、肾气不足、偏头风、脉浮弦、寒热、寒中、焦虑、逆气、呕吐、鼻窍、舌淡、夜甚、肾亏、五脏、血虚、气逆、
【内容】
王×× 男 成年

初诊1948年6月11日。


偏头风疼痛,发于子夜,头热足冷,鼻窍不畅。玉真丸加味。


煅石决六钱(先煎) 炒白蒺藜三钱 薄荷炭八分
炒川芎八分 藁本一钱 北细辛三分
冬桑叶三钱 甘菊花三钱 细木通八分


肾厥玉真丸三钱(包煎)
二诊

偏头痛已见轻减,前方玉真丸加味,尚觉合度,仍从原法出入。
煅石决八钱(先煎) 北细辛三分

龙胆草八分 藁本一钱 炒白蒺藜三钱
炒川芎八分 薄荷炭八分 冬桑叶三钱
甘菊花三钱 苦丁茶一钱 露蜂房一钱

肾厥玉真丸四钱(包煎)


【按】偏头痛两例,均用玉真丸获效。此方出自宋许叔微《本事方》:“治肾气不足,气逆上行,头痛不可忍,谓之肾厥。”一般偏头痛的发作,或因于音响的振动,或气候的变化(雷风头痛),或精神烦扰(肝旺),或苦思焦虑(血虚、肾亏)等等,在安静和休息之后,大都可以轻减。而肾厥头痛则每发于子夜(夜半23时至凌晨1时),或子夜较甚,头热足冷,其脉浮弦,而沉按无力,舌淡,是辨证方面的特点。
此两例均为下焦虚寒,寒气上逆之证。潘案是少阴之寒气,挟厥阴之肝气,逆犯于上,胃气因而不安,所以兼见呕吐。程老用吴茱萸汤、泻心汤、二陈汤为配合,以和胃降逆,是肾与肝、胃同治。王案是少阴之寒气,挟太阳之风热上犯,寒中夹热,证较复杂。这是《素问·五脏生成篇》所谓:“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巨阳即太阳)。”所以程老兼用川芎茶调散方法为配合,是下虚上实、上下同治之法。两例又用石决、白蒺藜、薄荷炭、桑叶、甘菊、荷叶边、藁本、蜂房等以为佐使药。夜痛甚则易致失眠,故又配以茯神、远志等品;加砂壳以开胃;用木通、龙胆草等以清心肝之火。

玉真丸是在半硫丸(半夏、硫黄)的基础上,加石膏、硝石,共四味药组成。硫黄味辛性热有毒,温肾祛寒;半夏温胃而降逆气;硝石咸寒与石膏同用,能入肾经,而石类重降,与半、硫相配,可起到寒热颉颃、协同降逆的作用。目前玉真丸已无成药,近人或用医门黑锡丹代之,其组成仅硫黄、黑锡两味。黑锡一名青铅,性味甘寒,降逆镇冲,能解硫黄之毒,质重沉降之力,也不让于石膏、硝石。偏头疼痛而头热足冷,或头痛夜甚以致失眠者,临床常能见到,若多方治疗而无效果,上法可以选用。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