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痛、虚热、崩漏、燥、崩

【医家】柳宝诒
【出处】柳宝诒医案
【关键词】瘀、痛、虚热、崩漏、燥、崩漏不止、胃纳不佳、肝气不和、气滞、不寐、发热、腹满、腹胀、肝火、寒热、块痛、内热、舌红、头晕、心悸、血虚、瘀滞、脉数、虚、
【内容】
归。崩漏不止,腹胀色浮。肝脾两病,失藏统之职,血不归经,转为瘀滞,而木燥生风,兼见眩瞤。或通或涩,均属碍手,姑与通摄法。
归身炭 白芍 石决明 丹参 乌鲗骨 茜草根 茯神 稆豆衣 炒丹参 於术 煨木香 荷叶炭 龙眼肉
二诊:血漏不已,而腹满肢浮,无非血不统于脾土所致。再与归脾法,佐以清肝。
於术炒 当归土炒 白芍土炒 茜草炭 乌鲗骨 砂仁炒 炙鸡金 石决明 煨木香 稆豆衣 剌蒺藜 丹皮炭 夜交藤 荷叶炭
孟。崩漏屡发而多,兼有瘀块。而经之来,仍如期不爽。此平日曲蘖之性,助其肝火冲扰,营血不能归经,遂使崩久致虚,延成剧候。
大生地炒 归身 白芍 炒丹皮 黑山栀 滁菊花炒 石决明 茜草炭 阿胶蒲黄粉拌炒 侧柏炭 陈棕炭 藕节炭
黄。肝气不和,营络因之窒塞。癸期迟速不匀,停阻两月,忽作崩漏,血色鲜瘀杂下,少腹时痛,兼旬不止。血去阴伤,渐增内热,舌红脉数,两关带弦。理宜疏肝和络,滋养营血。所嫌肝气横逆,上自?肺胃,下及少腹,气之所在,无所不窒,不独下焦营络,宜通不宜塞也。而肝失所养,风阳浮扰,又标病中之最要者。刻下肝血宜养,络血宜通,于养阴和络中,参而疏肝畅气之法,必得血随气运,则诸恙乃就绪,无治丝而纷之虑矣。
大生地炒 白芍 炒当归 丹参 制香附 炒丹皮 石决明 乌鲗骨 茜草炭 橘络 川断 鸡血藤膏 枇杷叶 藕节
二诊:瘀块畅行,营血得以疏运,本属至顺之境。惟少腹尚觉撑痛,余瘀未净,而正气先伤,恐其不克支持,自宜以扶助本原为要。今早形寒发热,其来势似挟新凉,与寻常虚热不同。扶正以固本,畅气以和营,此两层必须并重,而表热一层,亦须顾及为稳。
洋参 参须 大生地炙 炒当归 延胡醋炒 乌药金铃子酒炒 茜草根炭 沉香磨 青蒿 鲜藕煎汤代水
加减:如少腹不痛,去延胡、金铃子、乌药、沉香,加丹参;鲜血不止,去当归,加童便、赤芍、阿胶(蒲黄炒)、丹皮、枣仁;寒热止,去青蒿;胃纳不佳,加霍加斛、春砂仁、扁豆、宜木瓜。
昌。病情繁变,大略是血虚气滞,木燥火浮所致。刻下心悸不寐,头晕呕恶,是风阳扰胃也;而少腹块痛,经漏紫而不畅,营虚热恋,最易延成阴损之候,切宜小心静养。
大生地炒 白芍 枣仁川连煎汁,拌炒 滁菊花 西洋参元来炒剌蒺藜 石决明 丹参 丹皮炒 延胡索醋炒 乌药 金铃子归身炒黑 佛手片 竹茹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