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咯血、脉浮滑而数、汗出

【医家】高辉远
【出处】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关键词】痰、咯血、脉浮滑而数、汗出热不退、虚、燥、发热恶寒、食欲减退、痰中带血、阴虚肺热、苔黄腻、虚劳、虚损、咳嗽、干咳、肺虚、
【内容】
杨某 女,40岁。慢性咳嗽已10余年,以往偶有痰中带血。近2年来,反复急性发作,每屡发则发热恶寒,汗出热不退,咳大量脓性痰,或呈绿色,伴有咯血,必须用抗生素,?仅可暂时控制。诊断为:“支气管扩张合并绿脓杆菌感染。”2年之内,中西药未停,不仅脓痰咯血不止,而且体质愈虚,食欲减退,舌质嫩红,苔黄腻,脉浮滑而数。高师辨为阴虚肺热,络脉损伤之证,治拟养阴清热,益损止血。药用生地黄10克,人参10克(另煎兑入),茯苓10克,黄芪10克,灸甘草5克,百合10克,山药10克,生苡仁15克,虎杖10克,阿胶珠10克,侧柏炭10克,蜂蜜15克。服14剂,热退汗止。再服14剂,脓痰明显减少,亦不咯血。坚持原方治5个月,痰培养:绿脓杆菌阴性。出院随访,15年未发。
按:本方系琼玉膏加味而成,为治疗虚劳干咳,咽燥咯血之良方。生地黄滋肾壮水,白蜜养肺润燥,二药配伍,有“肺肾相生”的优点:人参、茯苓益气健脾,脾健则肺虚可复,即“虚则补其母”之意,且茯苓为味淡气薄之品,用于甘寒滋润药中,可使滋而不腻。高师于方中再加生黄芪、灸甘草,寓保元汤义以增强补益虚损之功效;山药、百合、苡仁、虎杖,补中有清,涤痰化脓:阿胶珠、侧柏炭重在养阴敛肺止血,故名之曰新定养肺琼玉汤。高师50年代末即用之治疗支气管扩张,屡屡收效。上述病例,比较严重,本方不仅能使症状消除,而且能令绿脓杆菌转阴,达到根治。但尚需进一步研究和阐明其作用机理。(《高辉远临证验案精选》)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