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胃痛、溃疡、脉弦细

【医家】夏锦堂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胃脘痛、胃痛、溃疡、脉弦细而数、胃阴不足、舌尖红、大便干、痛、舌淡尖红、喜按喜温、喜温喜按、胃痛泛酸、饮食减少、脉弦细、脾阳虚、苔薄白、舌淡红、胃阴虚、苔白、舌淡、虚寒、中气、瘀滞、口干、血瘀、虚、
【内容】
毛某,男,25岁。
初诊:1977年3月3日。
主诉及病史:胃脘痛4年,每逢天冷或稍进冷食即发作。近几天来胃痛加重,并放射到后背,疼痛夜间加重,喜温喜按,经常冷酸,饮食减少,大便常干。
诊查:舌淡尖红,苔白,脉弦细而数。经某医院上消化道钡餐造影确诊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辨证:脾阳已虚,胃阴不足,兼有瘀滞。
治法:温补脾阳为主,佐以行气和血。
处方:生黄芪24g肉桂6g生白芍24g生甘草9g炮姜9g法半夏9g瓦楞子24g制香附12g五灵脂9g麦芽12g 6剂
二诊:药后胃痛泛酸已除,食欲增加,白苔已薄。但仍口干,大便干,舌尖红。中阳初复,胃阴不足。前法中增养胃阴之品。生黄芪24g肉桂6g生白芍24g生甘草9g炮姜9g生地黄9g麦冬9g生麦芽12g瓦楞子15g大枣5枚10剂
三诊:迭进温脾养胃之法,胃痛未发作,大便转润。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细。患者要求服成药,乃以丸代煎。
丸方:生黄芪24g肉桂6g生白芍15g生甘草9g炮姜9g生地黄9g麦冬9g瓦楞子15g陈皮9g党参12g大枣5枚取上方药10剂,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2次,每次6g。半年后随访,胃痛未犯,并能稍进冷食。
按语:消化性溃疡属于虚寒型的居多。本例虽见舌尖红、大便干、脉弦细而数等胃阴虚之象,但胃脘痛遇冷即发,喜按喜温,舌淡,显然以脾阳虚为主,故以黄芪建中汤为主方,方中黄芪、白芍、甘草生用不仅缓急止痛,而且能促进溃疡愈合。同时肉桂、炮姜与黄芪、甘草配合,甘温扶阳,建立中气,使水谷精微敷布,全身机运流畅,有利于恢复健康。此外,胃脘痛夜间加重,为血瘀之征兆,亦应兼顾。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