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细、肾虚、湿、燥、肾炎、

【医家】蒋文照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脉细、肾虚、湿、燥、肾炎、苔薄、腰酸、苔薄黄腻、虚实夹杂、口咽干燥、湿热下注、感冒发热、慢性肾炎、气阴两虚、舌淡红、肾病、郁热、尿血、气虚、湿热、神疲、阴虚、湿阻、虚、郁、
【内容】
王某,女,37岁。
初诊:1991年9月10日
主诉及病史:尿血反复发作6年,再发5天。1985年曾患肾炎,1989年经蒋老诊治痊愈。近因疲劳又伴感冒发热后,肾炎又作,尿检蛋白(+++),红细胞(+++),神倦腰酸,口咽干燥。
诊查:舌淡红,苔薄黄腻,脉细带数。
辨证:气阴两虚,肾元疲惫,湿热下注,血络受损。
治法:益气养阴以补肾,清化湿热以去浊。
处方:生黄芪20g生地黄15g制萸肉6g丹皮9g赤芍9g白茅根15g阿胶珠12g生牡蛎20g杜仲10g黄柏9g大小蓟各10g车前草10g金银花15g 7剂
二诊:9月17日。药后尿蛋白及红细胞均有减少,今尿检蛋白微量,红细胞(+)。小溲已爽,尚感腰酸神疲。苔薄,脉细。治宗上法。
处方:生黄芪20g生地黄15g制萸肉6g白茅根15g杜仲10g黄柏9g大小蓟各10g阿胶珠12g生牡蛎20g金银花15g赤白芍各10g桑寄生12g金樱子12g芡实15g 7剂
三诊:10月13日。小便化验已正常,但腰俞仍觉酸楚,神倦易疲。苔薄,脉细。治再上法,巩固疗效。
处方:生黄芪30g潞党参15g阿胶珠10g白茅根12g杜仲10g制萸肉6g黄柏9g生牡蛎20g桑寄生12g金樱子12g芡实15g炒川续断12g生米仁20g白茯苓15g 7剂
按语:蒋老认为,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往往病程延久,虚实夹杂,然可以四字概之,谓:“肾虚浊滞”。其中,肾虚为本,气虚、阴虚最为常见;浊滞为标,湿阻、热郁兼而有之。肾虚则封藏失职、固摄无权,是以蛋白、红细胞等精微物质随尿流失;浊滞则污秽不去,困遏伤正,而见肌酐、尿素氮等代谢废物难以清除。临证治疗,自拟芪萸仲柏汤,由黄芪、萸肉、杜仲、黄柏、白茅根、茯苓、牡蛎、金樱子等为主组成。以黄芪充其气,萸肉养其阴,合以杜仲甘温不燥,补肾益元。萸肉酸温不热,平补阴阳,更佐黄柏之苦寒清热,燥湿于温补之中,既达清热燥湿而去浊,又图阳中求阴而益肾。而茯苓、白茅根渗水湿、清郁热,助黄柏之去其污浊;牡蛎、金樱子敛阴液、缩水泉,助芪萸之补肾摄精。其方重于补虚,然补而不嫌滋腻,兼以泻浊,然泻而不虞伤正,故效如应桴。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