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厥、精神抑郁、不省人事、

【医家】吕景山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气厥、精神抑郁、不省人事、舌质淡暗、神志不清、四肢抽搐、牙关紧闭、苔白腻、面色红、脉弦滑、失语、脏躁、气粗、惊恐、昏倒、抽搐、气滞、痛、瘀、郁、喘、
【内容】
气厥(癔病)
焦××,女,32岁,工人。1979年10月15日初诊。
主诉(同事代诉)神志不清、抽搐1小时。
病史昔日精神抑郁,最忌惊恐刺激,1小时前,正值上班之际,一妇人从背后惊叫恐吓,以致突然昏倒,不省人事,牙关紧闭,胸高气满,四肢抽搐,两手握固,状如鸡爪,急送我院就医。
检查面色红润,双侧瞳孔对称缩小,呼吸气粗,四肢僵直、欠温,未引出病理征,舌质淡暗,苔白腻,脉弦滑。
诊断气厥(癔病)。
治疗调气散郁,宣窍启闭,
取穴:膻中、内关。
操作:以快速刺入进针,针刺用泻法。
当膻中行针半分钟后,患者即刻苏醒,继针内关,在得气的基础上施以同步行针法,患者自云心胸畅快,前后留针30分钟,共行针3次,病即告愈,嘱其回家静养,不必多虑,随访10年,未见再发。
按语膻中、内关伍用,善治气厥、脏躁失语,症属气滞,尚无器质性改变者。膻中穴居胸之中央,两乳之间,其功善调胸中大气,而理气散瘀,宽胸利膈,降气平喘;内关通于胃、心、胸,功专宽胸理气,镇静安神,强心定志,活络止痛,二穴伍用,并走上焦,协力为用,其功益彰。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