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块、脾肾阳虚、胃纳不佳、

【医家】何承志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肿块、脾肾阳虚、胃纳不佳、结肠、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泻、脉细无力、形体消瘦、苔薄白、气虚、肿瘤、腹泻、腹痛、出血、癌肿、湿、癌、聚、
【内容】
吴某,女,32岁。
初诊:1973年2月。
主诉及病史:1971年10月开始发现有黑粪,隐血试验阳性。当时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用止血药,出血依然不止。于1972年3月住某医院摄片,诊断为结肠肿瘤,5月19日进行手术。术后切片报告为结肠腺癌已侵入肌层。9月复查,脐后下腹又触及1个包块,约核桃大小。1973年2月来本院诊治。
诊查:右下腹肿块已发展到鸡蛋大小,质较硬,并伴有腹痛、腹泻、胃纳不佳、形体消瘦等症状。苔薄白,质淡,脉细无力。
辨证:证为脾肾阳虚,湿浊凝聚。
治法:治以温补脾肾,佐以健运。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体力稍有恢复,后改用理气活血、消肿为主,适当加一些益气补肾药物。
处方:主要药物为党参、白术、当归、黄芪、茯苓、陈皮、木香、香附、枳壳、山药、白花蛇舌草、桂皮、茴香、仙灵脾、甘草、补骨脂、牛膝、八月札、肉苁蓉等。
加减药物:枸橘、山楂、丹参、赤芍、附块、苍术、苡仁、旱莲草、生地、橘叶、陈香橼、熟地、瓜蒌皮、没药、乳香、玫瑰花、寻骨风、青皮、三棱、山萸肉、肉桂、锁阳、桑寄生、蜈蚣、夏枯草等。
酌情加用成药:人参鳖甲煎丸、归脾丸、六味地黄丸、天龙丸(守宫研末为丸)。
巩固阶段方药:党参、合欢皮、熟地、白术、黄芪、扁豆、甘草、茯苓、苡仁、陈皮、仙灵脾、山药、木香、旱莲草、桑寄生、黄精、白芍、补骨脂等。经过3个多月的治疗,肿块开始缩小而至逐渐消失。调理至1974年8月,即恢复全天工作。至今健康情况良好。
按语:本例手术后不到半年,癌肿复发转移而出现肿块,引起腹痛腹泻,胃纳不佳等症状。根据辨证为脾肾阳虚,致肠胃的运化功能失常,水谷精微吸收差,导致气虚血衰。因此,在治疗时先采用温补脾肾、佐以健运,同时适当酌加一些理气活血、去除病邪的药物治疗后,病人症状有所减轻,体力也有显著增加,但肿块未见缩小。于是改用理气活血消肿药物,去除病邪,消除肿块,并适当酌加一些益气补肾药物。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肿块慢慢地开始缩小,以致消失。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