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乳头破碎、肿块、肿胀、

【医家】顾伯华
【出处】外科经验选
【关键词】痛、乳头破碎、肿块、肿胀、恶寒发热、壅滞、发热、压痛、胃热、乳痈、肝气郁结、骨节酸痛、气血凝结、热退身凉、乳腺增生、压痛明显、营卫不和、乳房肿胀、脉微数、苔薄腻、病后、丘疹、积滞、质硬、
【内容】
林某 女 28岁
初诊 右乳房肿胀疼痛已经8日,伴有持续性发热。在分娩后第6日,因授乳时乳头破碎疼痛甚剧,继之乳房突然肿胀作痛,全身恶寒发热,骨节酸楚,次日乃去某医院治疗。先后注射青霉素24瓶(计960万单位),链霉素6瓶(计6克),热退未尽,乳房疼痛依然不减。目前,每次授乳后乳房疼痛如针刺。查体:右乳房较健侧肿大,按之内上象限肿块约4厘米×4.5厘米大小,质硬而坚,压痛明显,无波动感,皮色如常,乳腺腺体较肿胀,乳头破碎处已结痂皮尚未脱落,乳晕表皮伴有丘疹,无滋水渗出。先有乳头破碎疼痛,因而不能使乳儿吮尽乳汁,以致乳汁壅滞,乳络不通,阻于肝、胃二经,营卫不和为患。苔薄腻,脉微数。治宜疏肝理气,和营通乳。
软柴胡钱半 小青皮钱半 蒲公英一两 全当归三钱 赤芍三钱 橘叶钱半 金银花三钱 连翘三钱 生麦芽一两 路路通三钱 3剂。
外用:以清热消肿止痛,局部敷贴金黄膏。
二诊 发热已退,乳房肿块逐渐缩小,压痛减轻,在授乳后仍感乳络疼痛。再以上方去金银花、连翘清热之品,酌加制香附、瓜蒌、鹿角霜等,连服10剂后,乳房肿块消失,乳头破碎已愈且痂皮脱落,乳汁通畅,授乳时乳络疼痛消失。


【按】乳部依据经络的循行分布,乳头属足厥阴肝经,乳房属足阳明胃经。产妇气血运行有序,脾胃运化如常,则乳汁畅通。今由乳头破碎疼痛后结痂皮,不能使乳儿吮尽乳汁,形成乳汁积滞不得外流;且因肝气郁结,胃热壅滞,以致局部气血凝结发为乳痈。在治法中应用柴胡、青皮、橘叶疏泄肝气,银翘清阳明胃热,麦芽醒脾健胃,蒲公英、路路通疏通乳络,合当归、赤芍以和营。当二诊时,因热退身凉,故上方中去清热之银翘;但结块尚未全消,故加重理气通乳之品,如制香附、瓜蒌、鹿角霜等。经辨证加减治疗后,遂消退而愈。

外吹乳痈在发病的第1~2日,局部有肿胀疼痛后,均伴有恶寒发热、骨节酸痛等全身症状。经连续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时在全身症状控制以后,乳房局部肿块仍可持续不消甚至也可化脓,且在每次授乳后可伴有乳腺疼痛的自觉症状。本病例经使用抗菌素治疗后,全身症状消失,而乳房肿块由于质地坚硬,皮色不变,压痛不显,可迁移日久不消,有时与乳腺增生病和纤维瘤相混淆。因此,须问明发病情况和既往治疗经过,例如有否急性发作、分娩前乳房部有无块物,以及患病后是否应用过抗菌素等治疗,以资鉴别。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