烦躁不安、不解、郁、脉象滑

【医家】陆正斋
【出处】陆正斋医疗经验
【关键词】烦躁不安、不解、郁、脉象滑数、脉弦滑、苔白滑、湿温、烦闷、寒热、滑数、痉厥、伤阴、身热、壮热、苔灰、痰热、头痛、无汗、吐、燥、湿、
【内容】
相右。
6月7日诊:
湿温寒热身疼,头痛。不渴,苔白滑,脉弦滑。
豆卷12克小苏梗8克茯苓12克六和曲8克杏苡仁各10克佩兰叶5.4克老蔻米4克藿香8克橘红5.4克半夏5.4克荷络12克
10月10日诊:
午后壮热无汗,苔灰黄无津,脉象滑数,胸烦闷不渴,旬日不解,症非轻渺矣。姑予清宣。
大豆卷10克杏苡仁6克,12克老蔻米1.8克川朴根3克飞滑石12克寒水石12克法半夏6克化橘红4.5克白通草3克连心翘6克青竹叶20片
×月×日二诊:
原方加:青蒿露、银花露各30克黄芩4克
10月14日三诊:
清宣得汗不解,湿邪化燥伤阴,痰热弥漫。神糊,语言謇涩,苔仍灰黑无津,脉仍滑数,烦躁不安,有风动液涸之势矣。
羚羊角磨服,1.5克鲜生地30克大麦冬12克元参10克川贝母10克连翘10克银花10克郁金4.5克生石膏24克活水芦根去节,60克鲜竹沥和服,两酒杯
10月16日四诊:
灰黑之苔渐退,津液渐复,身热得汗亦渐轻减。惟神识时不清,言謇,烦躁不安,时吐粘沫,仍虑痉厥生风。
羚角汁和服,1.5克广皮白4.5克清水半夏6克云茯苓10克川贝母6克广郁金4.5克大麦冬10克炒蒌皮4.5克生鳖甲24克竹茹10克仍用竹沥代茶加姜汁1~2滴冲服。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