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痘多、脉洪数有力、小便

【医家】吴鞠通
【出处】吴鞠通医案
【关键词】痛、痘多、脉洪数有力、小便长、心热、泄泻、五更、外感、声哑、颧肿、气虚、脉滑、表虚、燥、衄、
【内容】
汪男 三岁



初报痘点,形即繁重,表虚脉滑,心热恣甚。谨防八九朝痒。且与辛凉解肌透毒。


苦桔梗五钱 生甘草钱 半银花二钱
牛蒡子三钱 苏薄荷三钱 杏仁泥二钱
全归一钱 连翘二钱 连心丹皮三钱

初七日险痘一天。头面粘连,点现瘪阔,足凉。非纯然毒重,亦非纯然气虚。且与活血松肌败毒,大凉大温,皆在难施之例。

镑犀角五钱 牛蒡子一钱 青皮二钱
苦桔梗三钱 全归钱半 银花五钱
甘草二钱 南楂炭三钱 薄荷八分
连翘三钱 猪尾膏三匙冲
外以胡荽酒洗足。



初八日 险痘二天半。但唇肿,右颧肿,心脾之火甚也。足已温,痘苗稍大者即顶陷。



犀角五钱 全归二钱 银花五钱
苦桔梗三钱 红花八分 紫地丁五钱
甘草钱半 楂炭钱半连翘三钱
牛蒡子二钱 广皮八分 猪尾膏三匙
白茅根一两



【按】白茅根秉燥金之体,感风木而花,内异于众草,生发最速。其性喜洁,故能化毒开清。其味甘凉,故能走肺胃而不伤肺胃之阴。《本草》称其主衄症。盖言其所当然,而不言其所以然也。但此物性平和,不假以重权不为功。凡一切清窍病,用之最良。而痘症中护眼护喉,走清导血分为尤良也。



初九日 险痘三天半。两眼两颧肉肿,疮不肿,心脾之火太甚也。血无不活。故今日不加血药。

犀角五钱 连翘三钱 元参五钱
羚羊角五钱 苦桔梗六钱 银花五钱
紫地丁五钱 甘草钱半 细生地三钱
牛蒡子五钱 白茅根一两 谷精草三钱

白芷二钱


初十日 重险痘四天半。额滞于颏,颏滞于身,此阳火有余之象。虽不必大下,仍以败毒为主,而提顶次之。



犀角五钱 银花五钱 羚羊角五钱
紫地丁五钱 黄芩三钱 苦桔梗五钱
次生地五钱 牛蒡子二钱 元参二钱
甘草二钱 谷精草三钱 山连钱半

白茅根一两
十二茶杯水,煮成五杯。分十次服。



十一日 五天半。已有行浆之势,不必提顶托浆。但喉沙声哑,趁此犹系外感用事之时,仍用昨日方开提肺气败毒,减其蒸腾炼毒之火,使归于平和。即行此等汤火痘之浆法,所谓道无定体者此也,高明以为何如。仍用昨日方一帖,限明日黎明服完。



十二日 六天半。面已有浆,四肢腰背皆空。五更大便两次,痛快而溏。今晚已入气血用事之关,须渐进补托,兼与清毒。



炙绵芪三钱 犀角三钱 白芷二钱
冬白术二钱 白茅根六钱 党参钱半
苦桔梗一钱 茯苓块三钱 银花三钱
广皮炭一钱
日入后服。


十三日 七天半。头面浆已七八,腰背不足,四肢尚空。今日正是气血当令,已有痒态,必得扶其不及。多得一分浆,少得一分后患,此身小痘多之定法也。


生绵芪五钱白芷二钱 广皮炭钱半
党参三钱 炙甘草钱半 红花一钱

冬白术三钱土炒黄 茯苓块三钱 广木香一钱
十四日晚足九天。于前方内去红花。


十五日 十天浆足色苍,形势圆绽。四肢陆续上浆,皮肤扪之平和,不冷亦不过热,脉洪数有力。合观皆情理之正。其不食畏缩,皆痛象也。痘多浆亦多。炼气血而成浆,痛亦情理之正,断非陷症。议补气以胜痛,活络以定痛法,似不歧于路矣。

生绵芪三钱 熟芪三钱 炙甘草三钱
人参五分 乳香八分 没药八分
茯苓块三钱 冬术三钱 广木香一钱
广皮一钱 老厚朴六分 白芷二钱
红花四分


十六日 十一天。大势已有成功之象,犹须防其泄泻作痒。

防风二钱 洋参一钱炒黄 炒冬术二钱
茯苓块三钱 炙甘草一钱 广皮一钱半炒黑
广木香一钱煨 焦白芍二钱



十七日 十二天。小便长,大便滞。暂与宣化肠胃。



茯苓块 防风钱半 谷精草三钱
五谷虫 老厚朴一钱

十九日十四天。痘后肺液受伤,渴而咳。

白茅根 象贝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