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痛、痛、焦虑、虚火、脉细

【医家】王左
【出处】橘井流芳——上海曙光医院经典医案赏析
【关键词】头痛、痛、焦虑、虚火、脉细、失眠、神经性头痛、虚、舌红苔少、肾精亏虚、神不安、苔薄白、震颤、神清、多梦、舌红、少苔、头昏、脉无、压痛、畸形、腹软、神疲、淋、
【内容】
黄某,男,58岁,干部。2006年10月16日因“头痛1年”就诊。

患者1年前因为工作繁忙,起居失宜,渐次出现头昏,头痛,失眠,多梦。初服“去痛片”,“安定片”睡3~4个小时即起而劳作,日久则头痛显著,影响工作。思想不能集中,神疲困乏,欲睡不能。焦虑于心,神烦于外,越急越头痛。近1月余说话时,自觉头中嗡嗡作响。

体检:神清,气平,发育正常,表浅淋巴结未及肿大。头颅圆整,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正常,伸舌居中,无震颤。颈部活动灵活,气管居中,颈静脉无怒张,胸廓双侧对称,心界正常,心率92次/分钟,律齐,心肺听叩诊正常。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四肢无畸形,四肢肌力、肌张力对称,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舌红,少苔,脉细。


【诊断】中医:头痛(肾精亏虚);西医:神经性头痛。

【治则与处方】补肾益精。处方为杞菊地黄汤化裁:


枸杞子12g,菊花12g,熟地黄15g,茯苓15g,山药15g,山茱萸12g,泽泻5g,牡丹皮5g,白芍12g,龟鹿二仙胶(烊化)20g。7剂。


〈二诊〉服药7剂,头痛稍减,说话时嗡嗡之声已消,患者心安,余症如前。
守前方加炒酸枣仁15g、麦冬12g。
〈三诊〉进7剂已能人睡,梦也减少,精神稍振。舌稍红苔薄白。

加菟丝子15g,7剂后头痛再减。加川芎6g、细辛3g,5剂后头痛消失,诸症已除。
【治疗效果】头痛消失。

【按语】此例患者劳则伤肾,髓海空虚,失却精血濡养故发为头痛。精不足则神难安,故伴失眠之症,甚者头中嗡嗡作响;精虚神衰,故困乏,思想不能集中,欲眠而不能;神不安则焦虑,烦急,也夹有虚火扰动之因;舌红苔少脉细,乃阴亏之象。方中熟地、枸杞、山茱萸、白芍、山药、龟鹿二仙胶重在补肾填精,使精足则神明;茯苓、山药健脾,使化源充足;白芍缓急;牡丹皮清虚火而通脉络以为佐使;后加酸枣仁、朱砂养心安神定志;麦冬滋水以增其效;加菟丝子补阳益阴,取善补阴者于阳中求阴之意。肾精得补,气血已生,之后用川芎、细辛止痛活血通络。
(王左医案,许红峰整理)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