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崩、脾不统血、气虚不能摄

【医家】丁济万
【出处】丁济万医案
【关键词】暴崩、脾不统血、气虚不能摄血、腹痛、头眩、虚、肝风内动、面色萎黄、少腹胀痛、思虑伤脾、胸闷不舒、气血两虚、脉濡滑、舌薄腻、苔薄腻、崩漏、出血、多饮、烦劳、腰酸、肝郁、脉弦、阳虚、血脱、无神、郁怒、温病、口干、瘀、
【内容】
查太
崩漏甚多,少腹胀痛,苔薄腻,脉濡滑。胸闷不舒,肝郁木不调达,气失疏泄。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血不循经而反下陷,冲任亏损,奇经不摄。书云,暴崩当温涩,仿此立法,拟补中益气,胶艾四物汤加十灰丸之意。
广艾绒五分 米炒於术一钱五分 厚杜仲三钱 阿胶珠一钱五分
抱茯神三钱 川续断三钱 别直参一钱五分 淮山药三钱

清炙草四分 清炙黄芪三钱 大白芍二钱 白归身二钱
干荷蒂二枚 大生熟地(各,砂仁末拌)三钱 十灰丸(包)三钱 陈棕炭四钱
二诊 血大下如山河之崩溃,较前略减,仍有紫块,腹痛,头眩眼花,筋惕肉,口干不多饮,舌薄腻,脉弦小重按无神。书云: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血生于心,藏于肝,统于脾;操烦劳心,思虑伤脾,郁怒触动肝;肝不藏血,脾不统血,血不循经,横溢无制,冲任不能约率,血去气益下陷。书云,气为血之帅,血脱则益气。前方合度,再拟固气摄血以调冲任。
吉林人参煎汁吞服三钱 熟地炭四钱 侧柏叶二钱五分 黄山於术三钱
朱茯神三钱 炮姜炭四分 清炙芪五钱 阿胶珠三钱
水炙远志五分 煅龙骨五钱 白归身三钱 酸枣仁三钱
玳瑁片 十灰丸 旱莲草 藕节炭
三诊 血大下如山河之崩溃,较前略减,腹痛隐隐且有紫黑之块,随血而下,筋惕肉,头眩眼花,腰酸骨楚,面色萎黄,冲任亏损,一时何能约束,气血大虚,顷刻不易来复。盖血乃气之所附,藏于肝而统于脾,血去则气衰,肝不藏而脾不统则血不循经,横行无制,离经之瘀凝结而成块也。肝木无以血养,虚阳虚风乃动。病势尚在重途,再拟大剂益气涩血。

清炙黄芪八钱 吉林人参四钱(煎水冲服) 牛角腮四钱 炮姜炭四分
陈棕炭(包)三钱 大生熟地(各)四钱 煅龙骨一两 阿胶珠二钱
白归身三钱 煅牡蛎一两 大白芍二钱 厚杜仲三钱
荷叶蒂二枚 藕节四枚 十灰丸(包)三钱

【按】“暴崩暴漏,宜温宜补,久漏久崩,宜清宜通”。本案为暴崩,故初诊取意补中益气汤、胶艾四物汤和十灰散温涩止血与补中益气相结合。暴崩之后气血两虚,气虚不能摄血,出血更甚。《温病条辨》说:“善治血者,不求之有形之血,而求之无形之气。”《景岳全书》则说:“有形之血难以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二诊取意归脾汤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三诊则在益气摄血基础上加平肝潜阳收敛之品,防肝风内动。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