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石、淋、石淋、虚、恶寒、

【医家】颜德馨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结石、淋、石淋、虚、恶寒、湿热、低热、痛、少腹拘急、面色苍白、气化无权、肾阳衰惫、湿热壅盛、湿热蕴结、苔白滑腻、小便频数、脉沉细、舌淡红、腰酸、肾虚、尿血、尿频、拒按、乏力、
【内容】
胡某,男,46岁。
初诊:1987年10月14日。
主诉及病史:腰酸伴尿频、尿血,反复发作半年余,经静脉肾盂造影确诊为右肾盂结石。迭进清热通淋之剂,终不为功。患者恶寒低热,往来不退,腰部沉重酸痛,小溲频数不畅。
诊查:面色苍白虚浮,少腹拘急拒按,小便色黄赤。舌淡红苔白滑腻,脉沉细而软。
辨证:肾阳衰惫,膀胱气化无权,以致湿热留恋而凝结为石。
治法:温肾益阳,通淋排石。
处方:熟附子9g巴戟天9g鹿角9g仙茅9g白术9g生熟地黄各15g补骨脂15g仙灵脾15g黄柏9g知母9g肉桂3g金钱草30g石打穿30g 10剂
二诊:恶寒减轻,低热见退,但腰部酸痛加剧;小便频数,溲色深黄。复查×线腹部平片
示:原位于右侧肾盂的不透光阴影已下降至右侧盆腔,相当于右侧输尿管膀胱开口处。药已见效,原方药续进。上方药20剂。
三诊:尿石排出,诸症消失。
按语:石淋一证,通常以清热通淋为法。对石淋初起,湿热壅盛、体强证实者有效,但对结石日久,体弱正虚者则往往无效,究其原因,这部分无效病例多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气化失利为其本,湿热蕴结下焦为其标,若拘泥清热通淋之法,不仅结石难以攻下,且久服攻利之品反有耗气损阳之弊。肾主水,司二便,肾阳衰弱,气化乏力,肾失开阖蒸化之权,清浊泌别失司,则湿热难以驱除,结石不能排出。因此,对石淋日久不愈的病例,必须施以温补肾阳之剂,以补代通,使机体阳气充盈,气化则石能出焉。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