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音哑、失音、痰、面色

【医家】纪青山
【出处】中国当代针灸名家医案
【关键词】失语、音哑、失音、痰、面色淡黄、脉沉弦、苔黄、舌红、
【内容】
失语(癔病性失语)
黄××,女,40岁,社员。1974年3月24日初诊。
主诉失语2个月。
病史患者2个月前,因生气后引起音哑而致失语,经服中西药物2个月,未效,乃来诊治。
检查身体健壮,面色淡黄。五官科检查:咽喉及声带未见异常。舌红,苔黄,脉沉弦。
诊断失语(癔病性失语)。
治疗理气通经,开音利咽。
取穴:扶突、廉泉、合谷,均取双侧。
操作:针用泻法,每日1次,每次留针20分钟。经过针刺1次后,患者即能发音。第2天又针上诸穴1次,共治疗2次,能流利说话而痊愈。1974年9月随访未见复发。
按语该病关键在于发音障碍。扶突穴位于结喉旁开3寸,穴属大肠经,有理气化痰,清利咽膈作用,以治失音;廉泉位于结喉上凹陷中,穴属任脉,有通利咽膈,清热化痰作用,以治失音,合谷是大肠经穴位,可疏风解表、通经开窍,用治音哑。上三穴相配,有通窍开音,利舌的作用,针之奏效甚捷。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