呕血、畏寒、脉细弱无力、神

【医家】吴灼燊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呕血、畏寒、脉细弱无力、神疲乏力、汗出肢冷、血色暗红、卧床不起、面色不华、面色苍白、头晕眼花、脾不统血、气随血脱、内热、气短、汗出、神疲、音低、苔白、头晕、胃寒、胃痛、虚火、血脱、湿、
【内容】
何某,男,47岁。
初诊:1966年1月6日。
主诉及病史:有胃痛病史十余年。今早突然大呕血,鼻亦涌血,血色暗红,量约400ml以上。呕后头晕眼花,汗出肢冷,面色苍白,气短神疲,卧床不起。
诊查:面色不华,四肢湿冷,额有淡汗,语音低微,畏寒盖被。脉细弱无力,苔白质淡红。
辨证:此为胃寒大呕血证。属肝不藏血,脾不统血,寒气挟血上冲,从口鼻而出。呕血量大,恐防气随血脱,需迅速服药。
治法:益气固脱,温络止血。
处方:高丽参15g(另炖,渣入药即服)生牡蛎30g(先煎)仙鹤草15g炙甘草9g地榆炭10g茜根12g熟地黄24g侧柏叶15g山萸肉15g荆芥炭9g炮姜10g1剂即煎。并饮童尿1杯。
二诊:服上方药2剂后呕血已止。头晕减轻,汗出已止。四肢转暖,已无畏寒。仍神疲乏力。嘱再服药2剂,精神好转后改用人参养荣汤加白及30g,作善后调理治疗。
按语:本例为大呕血重证,病情危重。经云:血脱者益其气,因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以无形生有形,先天造化本如是也。本例重用高丽参、山萸肉益气固脱,炮姜、炙甘草暖脾和中兼散胃中之寒,生牡蛎镇潜降冲逆;取侧柏叶、仙鹤草宁血,荆芥炭、地榆炭止血,盖炭性温而血见黑即止;配用童尿1杯,配熟地黄滋阴降虚火,以防内热滋生。先后共饮童尿4杯,配诸药并进而取得疗效。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