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晕、口眼斜、头胀、头痛

【医家】张羹梅
【出处】张羹梅医案
【关键词】头晕、口眼斜、头胀、头痛、麻木、面神经麻痹、头痛头晕、脉弦细、血虚、外风、苔薄、失眠、面瘫、风痰、痉、
【内容】
许某,男,24岁,门诊号65/53396。
初诊1965年10月26日。
主诉:口眼向左斜一周。
病史:头痛头晕年余。上星期一,突然出现口眼向左斜,赴神经科诊治,谓“面瘫”。经针灸治疗一周,无明显好转。来我院内科门诊后,应用白僵蚕3克,白附子3克,全蝎3克,共研细末,一次热陈酒调服。服二剂后,症状仍无明显改善。

诊断:面神经麻痹。
医案:头晕、头痛、头胀,口眼斜,右颊麻木;服祛风痰、止痉挛之牵正散未效。脉弦细,苔薄质嫩而红。血虚则风动,不独有外风之袭,且有内风之生。方以养血祛风为主。

全当归9克 生熟地(各)6克 赤白芍(各)9克
炙川芎4.5克 败龟版12克(先煎) 川黄柏9克
肥知母 克 白附子6克 白僵蚕6克
全蝎粉3克(吞)
疗效:服上药四剂后,有显著好转。口眼斜已复正常,面颊麻木也已消失,但尚有头晕和失眠,前方加珍珠母30克,炒枣仁12克。四剂而安。
【按语】本案之辨证要点,由于有一年余的头晕、头胀、头痛,说明肝阳有余。阳有余则阴常不足。故用龟版、黄柏、知母泻有余之阳,补不足之阴。内风之生,血不养肝,故用当归、赤白芍、生地、川芎以养血柔肝。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