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性淋巴瘤的疗法探究

       

       来源: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

       □李砺锋     恶性淋巴瘤是发生于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的恶性病变,是以淋巴结、淋巴结外部位淋巴组织增生肿大为特点的全身性疾病。淋巴瘤的病因复杂,涉及病毒、物理、化学、免疫及遗传等因素。中医认为,淋巴瘤多是先有虚, 致脏腑功能失调、 代谢产物堆积, 后来才出现痰、毒、瘀,属于本虚标实。
       
       西医辨病  中医辨证
            西医明确诊断淋巴瘤主要依靠淋巴结病理组织活检,疑难病例加用遗传学诊断、细胞学诊断。
       中医认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辨证应以气血津液辨证为主,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等方法,可分为以下5型。
       阳虚痰湿型淋巴瘤,治疗宜温阳化痰、利水祛湿,方选黄芪防己汤或真武汤加减等;毒瘀互结型淋巴瘤,治疗宜活血化瘀、解毒散结,可选和营软坚丸加减;气滞痰凝型淋巴瘤,治疗宜舒肝解郁、化痰散结,可选逍遥散加减;血燥风热型淋巴瘤,治疗宜养血润燥、清热疏风,可选防风通圣散加减;肝肾阴虚型淋巴瘤,治疗宜滋补肝肾、解毒散结,可选六味地黄丸加减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
            鉴于恶性淋巴瘤的发展过程独特,应该整体认识其发病过程,根据不同病理类型及亚型、不同病期及发展趋势、不同机体的行为状态及重要脏器功能,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包括化疗、传统中医药、手术、放疗等。中医中药虽然对肿瘤的控制作用不及放疗和化疗,但是能够减轻其毒副作用,并能从整体上调节机体的功能状态。
       抑消结合  西医对恶性淋巴瘤的病理类型、侵犯范围、诊断、临床分期的观察指标客观明确,作出全面诊断(包括分类、亚型、临床分期),并评估低、中、高风险因素。单纯应用化学治疗、放射治疗“敌我不分”,毒副反应大, 复发率也高, 易出现耐药情况,因此临床多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一般认为,恶性淋巴瘤的辨证施治与病程有关,早期以放化疗配合中医中药祛邪抗癌为主, 既可固护正气, 又可减毒增效;中期以扶正固本与祛邪抗癌相结合;晚期主要针对化疗、放疗副反应, 后期并发症以扶正调补为主, 佐以祛邪抗癌。临床上,医生应看重现代科技手段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与传统医学相互弥补不足,如果采用PET-CT可以发现浅表部位淋巴结阴性的早期恶性淋巴瘤,及时作出临床分期,为治疗作准备。
       带瘤生存  对于进展急骤的弥漫型淋巴瘤,必须给予强烈的化学治疗或放射治疗,从而取得一般剂量治疗不能取得的疗效。医生应认识到免疫细胞与肿瘤激烈抗争,最终将导致两败俱伤,因此不妨把肿瘤当成身体的一部分,通过药物的控制,将其遏制在机体可耐受范围之内,从而达到与人类和平共处,即所谓带瘤生存。坚持长期中西医结合维持治疗是巩固疗效、防止复发、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措施。
       外治法特色应用  中医外治(膏药肿块贴敷、穴位贴敷、溃烂处贴敷)不仅可应用于治疗肝癌、胃癌、大肠癌等疾病,而且可应用于治疗恶性淋巴瘤。凡是有形之积(肿块),遵从中医治疗原则,皆可外敷,以促使其消散,立法当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肿解毒为要旨,常用白花蛇舌草穿山甲猫爪草、露蜂房地龙僵蚕仙鹤草等,毒性作用相对较小,临床效果较好。
       日常起居调护  淋巴瘤患者在治疗期间应科学搭配膳食,以增强机体的免疫力,提高治疗的顺应性,增强抗肿瘤疗效,以尽早康复。在化疗结束1年内,患者应间隔3个月随访检查一次,化疗结束1年后每隔半年到医院检查随访一次,检查随访时可以进行各项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平时加强营养,注意休息,进行体育锻炼,保持营养均衡,适当选用增加免疫机能的食物,如薏苡仁、香菇、蘑菇、山药大枣、桂圆、枸杞子莲子、黑木耳、银耳等。这些食物能提高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抗癌活力,具有间接抗癌作用。
       (作者供职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