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证指南医案》卷二 吐血

       顾(四十)寸口脉。搏指而劲。痰血能食。初因风温咳嗽。震动络血。以清心营肺卫之热。
       吐血
        形寒暮热。咳嗽震动。头中脘中胁骨皆痛。先经嗽红。体气先虚。此时序冷热不匀。夹带寒邪致病。脉得寸口独大。当清解上焦。大忌温散之剂。(寒邪)
           桑叶 苏梗 杏仁 象贝 玉竹 大沙参
        风温上受。吐血。(风温)
           桑叶 薄荷 杏仁 连翘 石膏甘草
        阴虚风温气逆嗽血。
           生扁豆 玉竹 白沙参 茯苓 桑叶 郁金
       (四十)寸口脉。搏指而劲。痰血能食。初因风温咳嗽。震动络血。以清心营肺卫之热。
           小生地 黑山栀 地骨皮 天花粉 丹参 连翘 竹叶
        右脉大。咽喉痒呛。头中微胀。此冬温内侵。阳气不伏。络热血得外溢。当调其复邪。(冬温)
           桑叶 山栀皮 连翘 白沙参 象贝 牛蒡子
        脉小而劲。少年体丰。真气易泄。经月咳呛。自非外感。因冬温失藏。咳频震络。痰带血出。
           当薄味以和上焦。气热得清。病患可却。
           桑叶 山栀 杏仁 郁金 象贝 花粉 糯米汤代水
       (三五)脉右大。温邪震络。咳痰带血。(温热)
           桑皮 杏仁 山栀皮 花粉 大沙参 石膏
        温邪上郁清空。目赤头胀。咳呛见血。此属客病。不必为内损法。
           连翘 黑山栀 草决明 桑叶 薄荷梗 荷叶边苦丁茶 花粉 药用急火煎。
       (二七)血后。喉燥痒欲呛。脉左搏坚。
           玉竹 南花粉 大沙参 川斛 桑叶 糯米饮煎。
       (二一)脉小涩。欲凉饮。热阻。气升血冒。仍议治上。
           嫩竹叶滑石 山栀皮 郁金汁 杏仁汁 新荷叶汁
        春温嗽痰。固属时邪。然气质有浓薄。不可概以辛散。且正在知识发动之年。阴分自不足。
           以至咳呛失血。当以甘寒润降。以肃肺金。
           鲜枇杷叶 甜杏仁 南沙参 川贝 甜水梨 甘蔗浆
        热伤元气。血后咳逆。舌赤。脉寸大。(热)
           鲜生地 麦冬 玉竹 地骨皮 川斛 竹叶
           又 心眩。不饥。热灼气升。
           鲜生地 玄参 丹参 郁金汁 银花 竹叶绿豆
        脉涩。咳嗽痰血。不时寒热。此邪阻肺卫所致。(寒热郁伤肺)苇茎汤加杏仁通草
       (二六)用力。气逆血乱。咳出腥痰浊血。用千金苇茎汤。
        邪郁热壅。咳吐脓血。音哑。 麻杏甘膏汤加桔梗苡仁桃仁紫菀
       (二七)肛疡溃脓虽愈。阴气已经走泄。当阳气弛张发泄。今加嗽血痰多。胃纳减于平昔。脉数促。喘逆脘闷。姑清肃上焦气分。(上焦气分蓄热)
       苏子 杏仁 香豉 黑栀皮 郁金 蒌皮 降香 桔梗
       (七十)天明至午。嗽甚痰血。春暖阳浮。是肾虚不藏。闻咳音重浊不爽。先议轻清。治气分之热。
           桑叶 南花粉 黑栀皮 桔梗 甘草 橘红
        脉搏数。舌心灰。咳痰有血。频呕络伤。致血随热气上出。仍理气分。
           桑叶 花粉 苡仁 川贝 黄芩 茯苓
           方 夏热泄气。胃弱冲逆。失血。(暑热)
           扁豆 茯苓三七 茜草
        脉小数。舌绛。喉中痒。咳呛血。因暑热旬日。热入营络。震动而溢。凡肺病为手太阴经。逆传必及膻中。仍以手厥|<<<<<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