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减肥常用穴位

(一)曲池 屈肘90度,肘横纹头外0.5寸。直刺1~1.5寸。 功用:清热利湿。 (二)支沟 尺桡骨之间,腕上3寸。直刺0.5~1寸。 功用:理气通便,促进代谢。 (三)内关 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直刺0.5~1寸。 功用:理气和胃、清热化湿、宁心安神、和胃降逆。 (四)列缺 腕横纹桡侧端上1.5寸,两手虎口交叉,食指尖所指桡骨茎突上小凹陷处。斜刺0.5寸。 功用:宣肺利水,通调肠腑。 (五)水分 腹前正中线,脐上1寸,直刺1~2寸。 功用:利水消肿。 (六)天枢 脐旁2寸,直刺1~2寸。 功用:调肠胃、理气血、消积化滞。 (七)带脉 第11肋端直下,与脐相平处,直刺1~2寸。 功用:调理带脉,收缩腹肌。 (八)腹结 脐下1.3寸,旁开4寸,直刺1~2寸。 功用:通腑化浊。 (九)四满 脐下2寸,旁开0.5寸,直刺1~2寸。 功用:利水除满。 (十)关元 腹前正中线,脐下3寸,直刺1~2寸。 功用:益气固本,利水化湿。 (十一)血海 髌骨内上缘上2寸,或术者用(左)掌放在病人(右)膝盖上,掌心对髌骨,拇指尖所到处,直刺1~3寸。 功用:健脾化湿、活血调经。 (十二)阴陵泉 胫骨内侧髁下缘凹陷处与胫骨粗隆平齐,直刺1~3寸。 功用:健脾化湿。 (十三)三阴交 内踝上3寸,胫骨后缘取之,直刺1~2寸。 功用:滋肝益肾、健脾利水。 (十四)太溪 内踝与跟腱之间凹陷中,直刺0.8~1寸。 功用:益肾清热,健腰腿。 (十五)内庭 第二、三趾缝端,斜刺0.3~0.8寸。 功用:清胃泄热、理气镇痛。 (十六)丰隆 外膝眼直下8寸,胫骨旁开1.5寸,直刺2~3寸。 功用:健脾胃,化痰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