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伤气。火极阴虚。注暑,暑风,热极也。 是阳症,暑是阴证。脉沉弱者,切不可用寒凉 补 阴虚元气不足者,清暑益气汤。阳虚,补中益气汤。挟痰加半夏,或生脉散。 宣 挟火兼痰实者,可用吐法。暑风多痰。 清热 天水、白虎皆可用。热闷,辰砂、五苓。脉弦实,黄连香薷。有痰。消暑丸。 清神 香薷、天水、东垣清暑益气汤加石膏。 清燥 湿热相合,而刑庚金,阳明病在下,东垣清燥汤方、消暑丸至妙,夏月不可无 分利 热甚,自汗而渴,便涩者,五苓分利之,桂苓甘露饮。 温 吐泻,脉沉微甚者,可用附子、大顺散、香薷丸、桂苓丸、水浸丹。伏热伤冷,缩脾饮,冷香饮子。 泻火 黄连解毒汤、神芎丸。 劫 治伏暑泄泻,身热脉弱,宜来复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