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脚五十五(附足跟痛)

香港脚,须用升提之药,提起其湿,随气血用药,有香港脚冲心者,宜四物汤加炒黄柏,再宜涌泉穴用附子末津唾调敷上,以艾炙,泄引热下。 入方 防己白术 木通 防己 槟榔 川芎 甘草犀角 苍术(盐炒) 黄柏(酒炒) 生地黄( 大便实,加桃仁;小便涩,加杜牛膝;有热,加黄芩黄连;大热及时令热,加石膏;有痰,加竹沥、姜汁。如常肿者,专主乎湿热,先生别有方。 又方 治湿热食积痰流注。 苍术 黄柏 防己 南星 川芎 白芷 犀角 槟榔 血虚,加牛膝、龟板。 上为末,酒糊丸服。肥人,加痰药。 健步丸 生地黄(半两)归尾 芍药 陈皮 苍术(各一两) 吴茱萸 条芩(各半两) 牛膝(一两) 桂枝(二钱) 大腹子 上为末,蒸饼丸如梧子大。每服一百丸,空心,煎白术木通汤下。 又方 一妇人足胫肿。 红花 牛膝(俱酒洗) 生地黄 黄柏 苍术 南星 草龙川芎有筋动于足大指上,至大腿近腰结了,乃因奉养浓,遇风寒,宜四物汤加酒芩、红花苍术、南星、生姜煎服。 湿痰香港脚,大便滑泄。 苍术(二两) 防风(一两) 槟榔(六钱) 香附(八钱) 川芎(六钱) 条芩(四钱) 滑石(一两,二钱) 甘 上为末,或丸或散,皆可服。 脚软筋痛 牛膝(二两) 白芍(一两半) 龟板(酒炙) 黄柏(酒炒,一两) 知母(炒) 甘草(半两) 上为末。酒糊为丸。 应痛丸 治香港脚痛不可忍,此药为劫剂。 赤芍药(半两,煨,去皮) 草乌(半两,煨,去皮尖) 上为末,酒糊丸。空心服十丸,白汤下。 又方 治香港脚肿痛。 芥子 白芷(等分) 上为末,姜汁和敷贴。或用仙术、羌活独活白芷细辛为末,入帛内作袜用。 又方 炸洗香港脚。 威灵仙 防风 荆芥 地骨皮 当归 升麻 蒴 上煎汤炸洗。 【附录】香港脚,有湿热,有食积流注,有风湿,有寒湿。胜湿以仙术、白术防己川芎为主,或六物附子汤,或当归拈痛汤。香港脚气郁甚者,舟车丸、除湿丹;有饮者,东垣开结导饮丸。香港脚解表,用麻黄左经汤等药,随经选用。有兼痰气寒湿者,五积散加木瓜。若双解,以大黄左经汤、东垣羌活导滞汤;若理血,以八味丸,或四物加羌活天麻,又或四物加黄柏、南星,或健步丸;若疏风养血,用独活寄生汤最效。 【附方】 六物附子附子防己(各四钱) 甘草(炙,二钱) 白术 茯苓(各三钱) 上 咀。每服半两,入姜煎。 当归拈痛汤 羌活(半两) 人参 苦参(酒制) 升麻 葛根 苍术(各二钱) 炙甘草 黄芩(酒制) 茵陈(酒炒,各半两) 防风 归身 知母(酒炒) 泽泻 猪苓 白术(一钱半) 上 咀。每服一两,水煎,空心服,临睡再服。 舟车丸 见水气类。 除湿丹 槟榔 甘遂 威灵仙 赤芍 泽泻 葶苈(各二两) 乳香 没药(各一两) 牵牛(半两) 大戟(炒,三两) 陈皮(四两) 上为末,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至七十丸,温水下。 东垣开结导饮丸 白术 陈皮 泽泻 茯苓 神曲(炒) 麦 曲 半夏(各半两) 枳实(炒) 巴豆霜(各一钱半) 青皮生姜(各半两) 上为末,汤浸蒸饼丸如梧子大。每四五十丸,或七十丸,温水下。 麻黄左经汤 麻黄 干葛 细辛 白术 茯苓 防己羌活 甘草 防风上 咀。每半两,入姜枣煎服。 五积散 白芷(一两半) 陈皮(三两) 浓朴(姜制,二两) 桔梗(六两) 枳壳(三两) 川芎 甘草(炙) 茯苓(各一两半) 桂 芍药 半夏(泡,各两半) 当归(一两半) 麻黄(三两,去节) 干姜(三两) 苍术( 上 咀。每服四钱,水一盏,姜三片,葱白三茎,煎至七分,热服。冒寒用煨姜,挟气加茱萸,妇人调经催产入艾醋。 大黄左经汤 细辛 茯苓 羌活 大黄(煨) 甘草(炙) 前胡 枳壳 浓朴(制) 黄芩 杏仁(等分) 上 咀。每服半两,入姜枣煎。 东垣羌活导滞汤 羌活 独活(各半两) 防己 当归(各二钱) 大黄(酒浸,煨,一两) 枳实(炒,二钱) 上 咀。每服五钱或七钱,水煎服。 八味丸 见诸虚类。 独活寄生汤 见腰痛类。 足跟痛,有痰,有血热。血热,四物加黄柏知母牛膝之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