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褐斑、肾阴不足、肝郁气滞

【医家】张志礼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黄褐斑、肾阴不足、肝郁气滞、夜寐多梦、心烦、急躁、月经、脉细微、舌质淡、苔薄白、血量少、斑疹、伤阴、肾水、湿、郁、
【内容】
滋阴补肾、疏肝理气案。
初诊:1990年8月14日。
主诉及病史:患者两个月前面部起色素斑伴急躁心烦、夜寐多梦、月经错后和经血量少,色黑。
诊查:双颊、颧部有境界清楚之淡褐色斑疹,大小约8cm×6cm,呈蝶翼状对称分布,皮损中夹有少量正常皮色而呈花斑状。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微滑。
辨证:肾阴不足,肝郁气滞。
治法:滋阴补肾,疏肝理气。
处方:熟地黄10g山茱萸肉10g白术10g茯苓10g丹皮10g柴胡10g枳壳10g香附10g女贞子30g旱莲草15g丹参15g鸡血藤15g首乌藤30g益母草10g
二诊:服药一个月后复诊,急躁心烦、夜寐多梦明显减轻。再服药一个月后三诊,黄褐斑色素已显著变淡,情绪甚好,月经正常。原方去柴胡、益母草。续服药一个月后黄褐斑基本消退。
按语:水在人体内升清降浊靠肾阳温煦、蒸化和推动,故曰肾主水、肾主黑。若肾水上泛或水衰火盛,皆可导致肌肤或颜面黧黑。黄褐斑多因肾阴不足、水衰火旺、肾阴不能上承所致,亦可因肝郁气滞、郁久化热、灼伤阴血所致,故从肝肾入手治疗常可奏效。方中熟地黄、山萸肉、女贞子、旱莲草滋阴补肾;茯苓淡渗利湿以祛肾浊;当归、白芍、丹皮养血凉血敛阴;柴胡、枳壳、陈皮、香附疏肝理气;丹参、益母草活血调经。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