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阴虚、喉梗、中气、便血

【医家】顾金寿
【出处】吴门治验录
【关键词】虚、阴虚、喉梗、中气、便血、久病、郁、积、气血不和、不能平卧、面浮肢肿、气机不利、气上冲、风热、肝火、恶食、肺虚、嗳气、脾虚、湿热、溏泄、噎膈、脉无、燥、
【内容】
王砚香,通和坊。年五十三岁。,脉寸关俱弱,两尺按之沉数。便血之症,延至八年,攻补温凉,无药不试,渐至面浮肢肿,恶食,艰步,神倦懒言,气息奄奄,势颇危殆。此肺胃之气下陷于阴,不能升举。经所谓阴虚而阳凑之也。仿东坦先生升阳法。
人参一钱 炙黄芪一钱五分 荆于术一钱五分 归身一钱五分,炒黑
炙升麻三分 陈皮白七分 白芍一钱五分,炒 炙甘草五分地榆炭三钱 槐米炭三钱 荷叶炭三钱
又。血止食进,面浮渐消,精神稍振,惟食难运化,步履仍艰,早晨溏泄,寸关脉起,两尺沉缓。此肺胃之气虽升,脾阴已亏,湿热留恋,照前方去地榆、槐米,加熟地五钱,炒松 牛膝一钱五分,炒薏米一两,煎汤代水。饭后开水服枳术丸三钱。
丸方:上西党参六两,人乳拌,饭上蒸晒 大有黄芪四西,水炙黑于术三两,米泔水浸 归身三两,酒洗土炒 升麻八钱,淡蜜水炙柴胡六钱,醋炒 北五味一钱,晒干研 太白芍二两,炒大熟地四两,茅术一两煎汤拌炒 怀山药三两破故纸二两,黑芝麻五钱拌炒,去麻 橘白一两 白扁豆二两,去皮柴衣胡桃三两,黑芝麻拌炒,去麻 荷叶炭三两,淡蜜水炙侧柏叶炭一两五钱 茯神三两 羊胫骨炭三两 宣木瓜一两,酒炒炙甘草一两 黄精二两,蜜炒 冬令加炮姜炭五钱
上药治末,用肥玉竹八两、合欢皮八两、意苡米四两熬浓膏,捣丸,桐子大,每空心,姜枣汤送四钱。
门人问曰:阴虚阳陷,法用升提,前医亦有用补中益气而不效者,何也?余曰:前此用之过早,且方内人参只用数分,又未照顾阴分。薛立斋云:阴虚者未可升阳,不得已,必加入和阴之品。前医遵用古方,故服之无效。李士材云:用古方治今病,臂如折旧屋、架新梁,不施斧凿,焉能合成,旨哉期言也。
朱鸣远,西汇。诸气贲郁,皆属于肺。肺虚则气机不利,移热于大肠,故便红症。虽见于一脉一腑,实由心脾两亏之故。喜脉象尚觉流利,可无格脱之患,惟宜缓调气血,切勿欲速,转生枝叶。
竖劈党参一两二钱 陈皮一钱二分 茯神五钱 大生地五钱,酒洗香附一钱,醋炒 归身一钱五分,醋炒 煨木香四分 麦炒枳壳一钱生薏米五钱
又。脾为肺母,脾虚则肺失司降之权。心为胃母,心虚则胃多升逆之火。今喉间气梗,日缓日急,虽可免噎膈之虞,仍宜调心脾之本。
竖劈党参一两六钱 土炒于术一钱六分 陈皮一钱六分大生地八钱,酒洗 醋炒丹参三钱 茯神三钱 甜沉香三分,磨汁老苏梗一钱五分 百合五钱 白檀香五分
又。左寸右关脉象渐和,按之尚不能平静,此久积之根株也。喉间气梗,数日一至,前方业已对病,照法再为加减。
竖劈党参二两 陈皮二钱 白旋复花二钱,绢包 土炒于术二钱砂仁炒熟地六钱 茯神三钱 酸枣仁三钱,炒 白檀香五分制半夏一钱五分 谷精草一两
又。脉象渐和,右寸细按虚数。肺气因虚而不降,偶冒风热,便有清涕,喉间气梗。虽渐次疏通,而胸膈究难宽畅,须缓图之。
竖劈党参二两二钱 陈皮二钱二分 炙黄芪一钱五分土炒干术一钱五分 炒黄芩一钱五分 炒枳壳一钱五分砂仁炒熟地八钱 白旋复花二钱 茯神三钱 白檀香五分谷精草一两
又。内经以鸡鸣为阴中之阳,日晡为阳中之阴。今喉间气梗于两时为甚。虽脉象渐和,非升降阴阳不能除此根株也。
竖劈党参二两四钱 陈皮三钱四分 黄芪二钱 黄芩水炒柴胡三分,蜜炙 升麻三分,蜜炙 砂仁炒熟地一两 自旋复花二钱海浮石三钱 沉香汁三分 茯神三钱 土炒于术一钱五分?白檀香四分 干荷叶三钱
又。谋虑过则肝火生,忧愁思虑则心脾两火亦生。河间所谓五志之火是也。金燥火烁,不能下降,气梗喉中。状如梅核,嗳噫不舒,至碍寐食,两关复大。仿喻氏进退法。
竖劈党参二两 陈皮二钱 川石斛五钱 原生地五钱,酒洗茯神五钱 北五味二分 黑山栀一钱五分 老苏梗汁一钱紫厚朴汁五分 川通草四分
又;脉象渐平,右嫌稍弱,喉中气梗,宽多急少,照前方用进法,减苏梗、厚朴各二分 加党参四钱 陈皮四分 石斛二钱 生地二钱
又。 只右寸虚数无力,余县渐平,照前方加北沙参五钱、麦冬肉一钱五分、百合四钱。
又:脉象颇平,右寸稍嫌无力。喉中气梗,较前噫嗳得通,而咽喉不适,尤复间日一至。照前方再用进法。
竖劈党参二两六钱 陈皮二钱六分 北沙参六钱 原生地八钱麦冬肉三钱 北五味五分 苏叶五分,蜜炙 瓜姜皮一钱五分浮小麦百粒
又。喉中气梗已通,便血亦止,惟嗳气不能顺利,卧后仍有浊气上冲,鼻有微血。此胃肠已得上升,但嫌微逆,脉象渐和。再照前方加减。
竖劈党参二两八钱 陈皮二钱八分 北沙参六钱 原生地八钱麦冬肉三钱 北五味二分 老苏梗八分 厚朴汁三分 川通草四分旋复花一钱 茯神五钱 百合四钱
又。肠红气梗,数十年之症,幸得俱平,脉亦渐和,惟右手稍嫌虚大,静坐则适,稍动仍有浊气上升。此阴亏阳无所恋,再用育阴纳气一法,可收全功矣。
竖劈党参三两 陈皮三钱 茯神八钱原枝地黄二两,生熟各半,俱炒 麦冬肉三钱 北五味二分 炙龟板五钱 牛膝三钱,盐水炒 川通草四分 蜜拌干荷叶三钱
又。两关脉象稍大,余具平稳。戒酒多时,昨因病体就痊,偶尔小饮,便觉气复上梗,不能平卧。虽无大害,天气渐热,杯中物恐其助火,竟戒至秋后再开可也。
竖劈党参二两四钱 陈皮二钱四分 蒸于术一钱五分 原生地五钱
归身三钱,炒黑 茯神三钱 川石斛三钱 广木香五分白蔻仁五分,盐水炒 老苏梗汁七分
又。脉渐有神,诸症俱愈。惟气分仍有时不调,食入胃中,间有阻隔,仍属气血不和之故,再用阴阳平调法。
竖劈党参二两六钱 陈皮二钱六分 蒸于术二钱大熟地八钱,砂仁炒 归身二钱 炙龟板五钱 牛膝一钱五分,盐水炒焦谷芽一钱五分 北五味二分 真桂圆肉五钱 麦冬肉三钱 十服痊愈
丸方:白花百合八两 老苏梗三两 四制香附二两 丹参三两白扁豆三两 薏苡仁三两 蒸于术二两 麦炒枳壳一两 苦桔梗一两 二桑叶二两 制半夏一两 橘皮三两,盐水炒 小青皮二两,醋炒香楠木三两 广木香一两,剉 檀香一两,剉 甜沉香一两,剉麦冬肉二两 茯苓二两 粉甘草一两,生炙各半
上药治未,先用竖劈党参八两、大熟地六两、肥玉竹八两、桂圆肉六两、蒸北五味五钱、川通草五钱,熬浓汁去滓,溶入陈阿胶三两,收膏代蜜,丸如桐子大,每空习,开水送四钱。
间此症上有气梗,下有肠红,服药数十年,温凉攻补无备尝,今调治不足四十剂,居然就痊伺也?曰:此症积年虽久,究在一脏一腑之间,因去血既多,腑病累脏,初诊时,喜脉无涩濡等象,是气血虽亏而未大伤,寐食尚不大碍,历年所服诸剂,俱杂乱无章,即间有一二用补,又不知缓调之法,且不求病原,并忘却虚则补其母之法,故药饵虽多,何异水浇鸭背。余始则认定一脏一腑,气血缓调即照顾心脾,用虚则补母之法,药既对症,尤必补而兼调,脉已渐和,尚不敢放胆进步,继则细辨阴阳,兼用升降。既舒其七情之郁,又省其五?火之原,仿喻氏进退法,移步换形,随机应变,总不离气血两调,疏补兼施一法。迨至气顺血止,数十年之症,俱得就痊,然后用育阴纳气等方,令其戒酒、节劳。党参加至三两,甫得收其全功。书云:久病无实。缪仲淳云:今人十有九虚,医者百无一补,无怪病之不痊也。鄙见扶正祛邪。本是内经之旨,然善用补者,必由渐而进且带调法为稳即如此症。明知久病非实。若即骤进浓补安,见久虚之营卫不反,有拒格之患耶。惟不求急效,立志缓图,又复察其情形,推理脉理,或补母以求其本,或升降以调其中,或进退以观其变,幸收全功。数年不发,所谓苦心未必天终负也。然亦由病者耐心调治,专任不移,方克有剂,近见病者,才服药一二剂未能痊愈。便即换一医,医至,见前方无效,断不肯作依样胡芦,全改其法,一二次不效,则不更换生手,以致病势不减,营卫已伤,或由轻增重,或由表入里,渐入膏盲,虽有名手,难以药救,非欲速自误而何吁,相习成风,滔滔都是,岂尽医之罪哉,愿以告之明眼者。
内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