呃逆、热痰、咳嗽、胸膈痞闷

【医家】康良石
【出处】中国现代名中医医案精粹
【关键词】呃逆、热痰、咳嗽、胸膈痞闷、神烦面赤、脉弦滑数、发热、汗出、痰黄、舌苔黄厚而干、气促、大便干结、呼吸不利、咳嗽减轻、口渴咽痛、舌红苔黄、元气衰败、微恶风寒、小便短赤、舌偏红、苔黄厚、不解、痰热、头痛、寒热、感冒、气短、痰、虚、
【内容】
王某,男,78岁。
初诊:1991年4月1日。
主诉及病史:初由感冒引起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痰黄黏稠、口渴咽痛、胸膈痞闷而气促、小便短赤、大便干结。虽有汗出而热不解,咳嗽日渐加剧,脓痰更黏,迁延6天,热仍未解尽,且并发呃逆,日夜持续不断,已经两天,多方处治未见缓解。
诊查:神烦面赤,呃逆不已,声尚响亮,频咳气促,呼吸不利。唇舌偏红,舌苔黄厚而干,脉弦滑数。
辨证:热邪伤津,肺胃失降。
治法:和胃降逆,清化热痰。
处方:鱼腥草20g蒲公英10g金银花10g升连翘10g蒸百部6g代赭石10g旋覆花10g枇杷叶10g北沙参15g麦门冬10g瓜蒌实10g生竹茹10g化橘皮6g姜柿蒂10g煎分数次频服,每日1~2剂。
二诊:4月3日。呃逆次数逐渐减少,间歇时间延长,胸膈痞闷减轻,咳嗽气短改善,热解汗出,神烦面赤转好。舌尚偏红,苔黄厚转润。续守上法,处方、服法同前。
三诊:4月5日。热解、呃逆已停,咳嗽减轻,痰黄白相兼而易咯出,二便通畅。舌尚偏红,苔退薄尚腻,脉尚弦滑。法续清化热痰,兼和胃气,巩固疗效。
处方:(1)鱼腥草20g蒲公英10g金银花10g升连翘10g蒸百部6g枇杷叶10g北沙参15g麦门冬10g瓜蒌实10g生竹茹10g化橘皮10g煮半夏10g(2)三蛇胆陈皮末,每次1支,每日2次,早晚服。
按语:呃逆辨证,重在掌握虚实、分辨寒热。本例虽年事较高,发热经周未能尽解,呃逆持续不断两天,家属担忧系元气衰败。但从呃逆初起、呃声响亮且连续发作,舌红苔黄,脉弦滑数而辨,属热,属实,乃肺胃阴津受痰热耗伤,肺胃失于濡润,气机不得顺降,宜和胃降逆、清化热痰,投药中的,故2剂而效,4剂而呃逆停。
内容推荐